期刊论文

主页 > 期刊论文

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亟待规范管理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很容易导致心、脑、肾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对相关疾病常识和自我管理知识的了解,通常在接受健康教育后短期内遵医行为良好,但长期遵医行为不良导致血糖控制不良[2]。因此,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善其遵医行为,对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49名首次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长期健康教育联合随访,并与49名单纯健康教育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2月,98名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慢性病健康档案,均符合1999年世卫组织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按照备案顺序,按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40例~平均年龄为59.43岁±9.42岁,接受教育3年~平均(9.233)15年±3.46)年;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42例~平均年龄(59.37岁)±8.96岁,接受教育年限为4岁~平均(9.45年)15年±3.62)年。纳入标准:①均为中心辖区内的社区居民;②均?槭状稳氛?2型糖尿病;③均需口服降糖药物治疗;④都有电话或微信等联系方式。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疾病或已被诊断为恶性肿瘤的;②不能正常交流的人;③不愿参加研究人员。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和教育年限差异没有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建立慢性病健康档案时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教育方法包括口头讲解和宣传材料的分发。具体教育内容包括:①2型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可能的并发症和危害,使患者认识到高血糖的危害。②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引导患者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为主,定期定量饮食,戒烟限酒,避免甜食,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d。③运动指导:帮助患者根据自己的血糖和爱好选择快走、骑自行车、广场舞等合适的运动。运动量应循序渐进,但不宜过度劳累。活动时间约为1小时。运动后注意预防低血糖。④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不得停药、换药或增减剂量,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方案。⑤心理干预:引导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遇事大方,避免急躁、愤怒,以免影响血糖波动。⑥定期血糖检查:指导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及时通知医生血糖控制不理想或波动较大。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共同实施了长期随访。具体方法如下:记录组内所有患者的手机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邀请使用微信的患者加入随访微信群,邀请家属加入无微信的患者。不能上网的患者,第一个月每周电话随访一次,然后每两周电话随访一次,从第三个月开始每月电话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询问患者的情绪、药物、饮食、运动等医疗行为,加强对依从性差的患者的健康教育。同时,通过手机短信,定期发布2型糖尿病防治常识。对于有条件上网的人,每周定期在微信群发布糖尿病防治常识,鼓励患者在群内相互沟通,交流经验,表扬遵医行为良好的患者。如果发现个别患者有不正确的认识,应及时纠正。鼓励家属定期提醒患者服药。两组患者的随访时间为一年。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达标率一年后,调查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达标情况。遵医行为标准判断标准:随访期间,患者可以完全或基本稳定情绪,听从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定期检查血糖。遵医行为标准/本组总数×100%=遵医行为达标率。
 
1.3.2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随访一年后,两组患者分别检测空腹血糖和饭后2h血糖,并与干预前数据进行比较。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数据用%表示,比较用χ2检查;用于测量数据(x±s)表示,比较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遵医行为达标率比较比较
 
观察组情绪稳定、听从医生建议、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定期血糖测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见表1。05)。
 
2.2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的差异没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观察组的两个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见表2。01)。
 
3讨论
 
2型糖尿病以慢性血糖升高为临床特征,易并发各种慢性并发症。标准化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预后。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时间需要在家用药物治疗,但医疗机构仍缺乏长期系统的随访管理措施,导致家庭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断,健康教育失去连续性[4],医疗行为逐渐下降,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加强和延续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促进健康行为的发展,对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遵医行为是指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患者表现出的一系列具体行为活动,如合理饮食、遵医嘱用药[5]。研究结果表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联合长期随访,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等医疗行为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考虑到以下因素:使用手机和微信群与患者长期保持信任关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双向沟通,患者依从性更好。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加强和巩固健康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患者的医疗情况和病情变化随时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将健康教育融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促进患者疾病防治常识的积累,有利于形成规范化的行为,使医疗行为得到显著改善,符合姜红的研究结果[6]。
 
患者的医疗行为标准率直接影响到对血糖水平的控制。当患者的医疗行为得到改善时,他们可以主动实现合理的饮食、科学的锻炼和标准化的药物治疗,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血糖控制的有效h节。研究表明,观察组的FBG和2hPBG明显低于对照组,可以看出,2型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行为得到改善后,其血糖控制效果也相应提高。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与长期随访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社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行为标准,进一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