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

主页 > 期刊论文

关中分区干部教育培训制度的形成

1935年中国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中共中央重新调整了西北苏区行政区,将西北苏区划分为陕北、陕甘两省,设立了关中特区、神府特区、三边特区,隶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1937年,中共中央将关中特区改名为关中分区。关中分区位于乔山山峰南端,北与陕甘宁边区相连,东、西、南与国民党统治区相连。特殊的地理位置促使它成为保护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南门。它是爱国志士和军事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也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
 
抗日战争初期,关中分区教育普遍落后,民办村小,没有高校,堪称“文化沙漠”,严重制约了人民群众的觉醒、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进程。党的干部大多来自工农,文盲比例很大。他们缺乏马列主义的基本修养。虽然他们有革命主动性,但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同时,一批从全国各地赶到边境地区的革命青年,虽然有革命热情,但大多是资产阶级世界观,无法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干部教育的重要性突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的客观形式,关中分区的干部教育具有诸多特点。以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共关中分委大力发展边区干部教育,为发展生产支持抗日战争、团结统战对象、反对国民党顽固派分裂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关中分区干部教育培训制度的形成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关中分区高度重视干部教育的发展,制定了正确的干部教育政策和政策。1938年10月,中共中央向全党传达了学习竞赛的号召。时任中共关中分委书记的席仲勋在关中分区建立了干部学习教育制度,将在职干部工作学习相结合,系统化。1939年5月,中共中央干部教育部召开干部教育运动员大会。中共关中分委成立干部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中分区在职干部教育有正式的专职组织。
 
1940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规定了各类干部学习的课程和制度。“中共关中分委结合上级指示和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陕甘宁边区在职干部教育实施办法议案》精神,对关中分区在职干部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组织结构、学年、考试、奖惩制度等作出了具体安排。[1]此时,干部教育制度基本形成,“关中分区在职干部教育以文化为主,主要内容分为商业、政治、文化和理论;商业教育主要是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和部门工作史实和科技;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干部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突出学习中共中央、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政策、法律、决策;教育以干部文化水平分为高、中、初三。课程分为汉语、算术、历史、自然、社会常识和课外书籍;理论教育主要是对干部进行革命基础理论,根据需要选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中分区干部教育指导委员会创新教育方式,根据干部文化程度选择甲、乙、丙、丁四类课程,实行日学两小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