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

主页 > 期刊论文

全球化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层出不穷,深刻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全球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人才,这是我国教学应对全球化政策的体现,但如何在实施层面实施,需要深入把握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和历史方向,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本文通过考察美国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政策和实践,为我们深化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认识提供参考和启发。
 
全球化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是指基于完全中等教育的课外教育。在社会全球化的影响下,国际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要素流动更快,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更频繁,各国高等教育共同促进了世界的蓬勃发展和人类生活的进步。可以说,全球化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1)历史视角: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和本质特征
 
从历史上看,现代高等教育经历了从国际化到民族化再到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国际化最初体现在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即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阶段。随着民族国家的产生、成熟和发展,高等教育逐渐被国家控制,这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国家化的必然趋势。同时,高等教育也开始了民族化进程,因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促进了语言、民族意识和文化价值的形成。受其影响,高等教育体系呈现出民族化的特点。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全球经济政治的日益结合和各国民族意识的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联系日益紧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国际联系。高等教育全球化是各国政府和国际教育机构有目的、有计划、有计划地推动的,是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价值追求。
 
(2)政治观点:高等教育全球化服务于国家利益
 
高等教育全球化作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和高度重视。然而,不同国家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理解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的核心理念是利用高等教育全球化进一步扩大和领导未来社会;发展中国家是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缩小与世界高等教育先进水平的差距。《光明日报》报道说,面对高等教育全球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声称,高等教育全球化将威胁美国未来的繁荣,害怕“美国大学正在超越”、“发展中国家将迎头赶上”,一些印度大学校长抱怨说,“用印度纳税人的钱培养出来的最聪明的印度学生最终倾注了美国教育的怀抱”。[1]一些学者认为:“高等教育是培养融合东西方文化的一流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服务于各自国家的利益。因此,无论矛盾有多大,服务于各自民族和国家利益的价值趋势都是一致的。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不能指望发达国家的礼物和施舍。
 
(3)经济角度:经济收入是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外部动力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外部驱动力。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商业领域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不仅提高人才培养、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国际水平,而且希望通过高等教育合作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为国家带来直接和长期的经济效益。一些盈利的高等教育组织通过在其他国家建立新学校、收购当前学校、与其他国家的公司或教育机构合作,参与了高等教育的全球市场。对许多国家来说,招收外国学生,无论是直接的、间接的、长期的还是短期的,都被视为一种盈利的方式。
 
(4)教育角度:高等教育自身职责发展要求
 
现代高等教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但当时的大学更多的是一个以学生或教师为主体的公会或团队,即“教师公会”和“学生公会”,在功能上与现代大学有很大的不同。传播知识很重要,但自由探索真理和发现知识是首要任务。[3]高等教育全球化缩短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全球高等教育进入了“无边界”时代。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责任。大学不仅要传播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还要传授专业知识;既要培养人们形成符合社会文化的共同思想和行为准则,又要肩负起引导青年文化的使命,塑造学生的学术良心、精神脊梁和社会责任,培养新生阶级的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成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因此,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沟通素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越来越需要承担培养国际人才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