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论文
琼剧艺术传承创新的关键问题
时间:2021-12-18 14:48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琼剧有生、旦、净、丑、杂五类。早期海南地方杂剧的演出中,有一种以军话(中州音,又称官话)演出的“军戏”,是明代军政所带来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军队演出没有唱腔,只有宾白,与锣鼓演奏曲牌相配合。表演者尚武术,舞台对打用真刀真枪,因所演的剧目内容多为历史武打故事,故称“武戏”。到了清朝初期,逐渐由民间艺人演唱。清咸丰年以后,受广府粤班的影响,仅以"科白"形式表演的军戏,广为吸收粤剧的“声腔”,逐渐由"科白戏"变为"唱曲"。因此,武戏的表演有了很大的发展。清朝光绪年间,军戏的演出就减少了,于是,军戏合并为同台,称为“文武班”,称为“文武班”。通常是一天中(下午三点到九点)演武戏,晚上(晚上十点到第二天晨)演文戏,形成琼剧中的“文戏”和“文戏”。因为军戏多是历史的武打故事,所以,军戏中的“净脚”多为红、白、黑、黑、花的脸,琼剧的舞台无不五彩斑斓。
琼剧净脚分为正、副净。在宫廷中,又被称为“白脸”、“大花脸”,专指身份地位较高的宫廷君王、重臣人物;副净也称二净、三净或二花脸,三花脸,专指身份地位较高的宫廷君、重臣人物;人的足部有文净、武净、正有邪、忠贞有奸、贤良、狡诈、豪放、乖戾、鬼鬼祟祟。演出《净脚》、会唱、会做、会、行、段、功架各有其一套,从而留下了一些行当唱法和阴阳状鹰爪指、牛角拳、拉山跳架、野猪牙等表演程式或特技。一九四八年左右,由于军事上的不完善,军事上的落后,后继乏人而“绝响”。但是,由于武戏与文戏同台演出,琼剧净脚的唱腔与表演,又有部分保留下来,因为琼剧演员们学习。
众所周知,中国戏曲艺术是由演员扮成唱、做、念、打等技巧,通过一系列具有规范的虚拟手段,重形性感觉的戏剧程式(例如:行船行走、骑马作战、整冠势等)如酒、茶等外在形式和人类情感形态被提炼为虚拟、规范、韵律、重形式美的形体运动,亦称「程式动作」)在不同的板式、声腔、锣鼓上加以表现,就是说,它是用严格的戏曲程式来演绎故事,在戏剧舞台上塑造人物,通过每一个动作塑造艺术形象。所以,程式不再是局部性的,而是琼剧的全貌。如果没有了这一特殊的技术形式——程式(戏剧表现形式的基础组织),就不可能有琼剧艺术。正在此基础上,作为一名演员如何像演员一样,如何熟练地掌握“程式”,真正理解“程式”,并赋予“程式”以新的生命,这是关于琼剧艺术传承创新的关键问题。
怎样使琼剧更贴近当代观众?怎样才能使琼剧与时俱进呢?怎样让古代琼剧在推陈出新中焕发新的生命?怎样才能使琼剧在变革中不失自己的特色与魅力?对于每个琼剧艺术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件难于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课题。
从琼剧《净脚》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该行当的继承和创新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该多演些表演。琼剧目前只演生戏、净行、丑行的戏基本上都不演了,尤其是“净脚”这一行当,人才匮乏,净脚的演出几乎就失传了。为了避免琼剧“净脚”这一行当,希望能多演一些净行戏较重的戏。
二是对于净行人才的培养,要结合演员自身条件选择,比如身材魁梧、声音粗犷、适合扮演“将相”形象者,可以进行特殊训练。要从身段、功架、行腔运调等方面严格要求。并且主动向前辈学习,向传统学习,有了自己的“画谱”技巧。琼剧净行的传统脸谱极为丰富,原有一百七十多张(现存八十一张),而如今演员们基本上都不画脸谱,实在令人遗憾。与此同时,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相似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眉目等,去领悟并融入自己的表演。所有的表演艺术都是从生命中来的,并回归到生命,回归到大众。
三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要大胆创新。从净行反角来看,在表演反净“凶、奸、诈”这一本质上要表现出三昧:一,雅中之凶。行至朝廷,受制于礼节的重臣,必须“雅”一些,但“雅”却掩不住粗野蛮横、凶残残暴的本性。气势磅礴的声势使然。这种凶相最能激怒义气,愤慨情绪。演戏要把握好火候和分寸,叫卖其凶;因骨为奸,那笑即为奸笑。就是皮笑肉不笑,脸笑目不笑,声笑情不笑。这种笑相教人看后,厌恶呕吐,这种笑声,令人毛骨悚然,演员应仔细琢磨角色的心境及笑态,以求效果;三,暗中施诈。这类道地高官,可是还有些脸呢。向主子卑躬屈膝、能言善辩;对同僚卖腔弄调、装神弄鬼;对下属狐假虎威,捏圆搓扁,让人啼笑皆非,咬牙切齿。扮演反角的演员应该千方百计的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使其“凶、奸、诈”暴露出来,使观众厌恶和憎恨,“像磁铁一样”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