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经济论文

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汇率风险

时间:2021-10-22 09:12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在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和加强汇率弹性后,中国人民银行对美元的汇率波动明显加大,这对我国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很大影响。怎样预防和降低外汇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分析我国外汇结算中货币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正确选择计价货币品种,并用“提前”、“错后”结算外汇,以规避外汇结算中的汇率风险。期望该方法能为我国外贸企业降低汇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存在结算货币风险及货币选择。
在国际贸易中,买方和卖方就价格条款进行协商时要用哪种货币进行结算。但是,从签订合同到交货,通常都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约定的计价货币的市场价值经常发生变化,甚至大幅波动,其结果必然直接影响到进出口双方的经济利益。
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三种汇率制度,即自由浮动汇率、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自由浮动汇率。全球货币价格并非一成不变,尤其在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普遍采用浮动汇率制的情况下,买卖双方都面临着更多的货币汇率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举例来说,一种商品的国际买卖,当事各方在合同中决定用美元作为货币并支付货币,但由于从签订合同到交付付款之间的时间仍然很长,如果本币汇率在这段时间内出现贬值(例如,1美元兑换人民币从6.8降至6.5元),此时出口商将面临经济利益的损失,由于出口商收取相同金额的美元,此时人民币的价值也会减少,汇率变动所带来的损失的风险就是汇率风险。所以,如何选择合同计价货币,防范货币风险,就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是买方和卖方在定价中应注意的问题,也是目前我国外贸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为了防止货币风险,本文根据我国多年的外贸经验,提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应遵循的原则是:选择合适的软币、硬币来规避汇率风险。也就是进口选择软货币(美元等贬值的货币),出口选择硬币(升值的货币,例如人民币)。这种原则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出口商签定出口合同时将硬币作为计价货币,以便在货款收回后,相同数量的外汇可随硬币升值而增加人民币收入;进口商选择软币,支付与数额相同的外币,可因软货币贬值而少付人民币。例如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以外币计值的国际信贷业,为了防范货币风险,从借出货币来看,最好的办法是:借债还债的最佳方式就是借入后,借入的货币由软转硬,因为借入的钱币可多兑换其他货币;而还债时,这种货币由硬变软,同样数量的其他货币可以兑换更多的货币,相当于减少债务。在此,硬币与软币,从涨落趋势来看并非短期,而是长期存在。
为规避外汇结算中的汇率风险,在国际贸易中,有许多方法可采用,例如:订立、使用外汇保值条款以及在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升值时,虽然人民币在国际结算货币中的地位并不高,但是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真正成为主流货币还有很长的时间。为了防止在合同签订到交付期间,计价货币币值的变化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排除了货币的汇率风险,本文只对比较简单、可行的外汇结算方法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