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
浙江涉外农业合作的战略意义
时间:2021-10-23 08:56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近几年,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明显,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合作与FTA的繁荣,为浙江农业国际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20世纪80年代末,浙江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开始探索,现已形成多区域、多领域、多种形式的发展格局。当前,在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框架下,加快实施国务院批准的长三角区域规划,将浙江打造为长三角农业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江涉外农业合作的战略意义。
1.扩大战略资源储备,保障国家资源安全;““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的国家战略,也是未来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浙江农业企业“走出去”,开展海外资源开发,建立农业资源的战略基地,都有利于省内农业扩大国际化生存空间,提高经济效益,更有利于我省农业长远发展,扩大战略农业资源储备,确保资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2.缓解资源要素制约矛盾,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浙江人均自然资源贫乏,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严重短缺。到2009年底,全省耕地面积只有1.56%,人均耕地(按常住人口计算)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8%。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在资源配置和要素竞争中与二、三产业的劣势越来越明显。我省农业面临着资源与市场的双重挤压,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获取和利用国外资源,特别是战略性、短缺性自然资源,是缓解资源要素制约压力、拓展国际化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
3.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拓农民创业致富的新路径。当前,我省农业对外投资已有15万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已成为全省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解决农村特别是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结果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有较高的正相关。农业税的“走出去”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4.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国际化发展。我国农业对外投资有助于打破小规模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封闭循环模式,克服生产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局部缺陷,实现我省农业资本的有效利用,科技、市场、管理、人才、基地、原料等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与整合,发挥国际规模经济效益,将农业发展更深地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加速推动全省农业国际化发展先行。
5.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化是推动我省农业与农村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对外农业投资有利于突破农业要素制约瓶颈,优化国内外农业资源配置,利用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促进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我省农业从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我省农业结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