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
马克思的资本增殖法则理论
时间:2022-05-21 20:10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经济金融化和全球化,使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货膨胀的新经济现象,但也导致了工人收入和福利增长停滞、工会力量下降、金融资本权利上升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剧烈,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严重下滑,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全球失业率居高不下。尽管这些国家的政府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经济只是从衰退趋势转变为缓慢增长状态,以及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如政府债务危机、人民收入和福利大幅减少等。自危机爆发以来,外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大量分析。约翰·杜梅尼尔·贝拉米特和米拉米特。列维和其他学者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制度的实施加强了金融垄断,从而提高了利润率、积累率和社会收入分化。①克里斯·哈曼、安德鲁·克里曼、弗朗索瓦·沙奈、阿兰·弗里曼等学者认为,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利润率显著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后没有继续反弹的趋势,利润率下降是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②戈登、爱德华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管制积累的社会结构比自由积累的社会结构更能促进资本积累率的提高和经济稳定增长,并主张通过下层阶级斗争和广泛的社会运动,促进国家管制积累的社会结构的重建。③这些学者对新自由主义危机的分析仅限于金融资本权利的上升、利润率的变化和新自由主义制度的局部因素。表面因素忽视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内部发展和变化的驱动力,以及资本增殖法对生产力发展和工人收入增长的限制作用。本文从马克思资本增殖法开始,探讨了新自由主义危机的原因,分析了危机后世界经济秩序变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二是马克思的资本增殖规律和当代资本积累制度变化的内在规律。
马克思的资本增殖法则理论认为,为了增殖,资本必须不断积累和扩大再生产。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当生产扩张速度高于劳动生产率的上升速度时,如果劳动力供应保持不变,工资率的上升速度将超过劳动生产率的上升速度,导致利润率下降,资本增殖条件恶化,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危机。④然而,资本主义有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来实现资本持续积累的倾向。马克思也高度肯定了改变生产方式的无穷无尽动力:资本生产在矛盾中运动,这些矛盾不断被克服和生产。⑤。克服这一矛盾的过程是资本主义改变生产方式的过程,从而创造资本增殖的有利条件,使资本主义重新繁荣。那么,资本主义的变化实际上是如何进行的呢?资本主义发展的增殖条件是什么?以马克思资本增殖法为基础,从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的具体变化过程中寻找资本积累制度变化的内在规律,为分析新自由主义危机提供理论基础。二战结束后,美国的资本增殖条件显著改善。首先,二战后被抑制的住宅建筑、固定资产投资和耐用品消费需求完全释放;其次,为了实现主宰世界的目标,美国继续与苏联进行冷战。在此期间,美国从富人和大公司那里获得了大量税收,并通过军事订购合同和研发补贴为大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生产扩张和利润空间,使寡头之间的竞争不再激烈,可以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情况下保持工人工资的上升趋势,稳步赚取超垄断利润;最后,以美国为导向的科技革命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重大进步,并将成果应用于工业部门。这些因素促使美国经济迎来了20年的黄金发展,大公司资本主义持续繁荣,人民收入和福利普遍增加。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社会福利水平扩大。经济的持续繁荣使人们高度赞扬凯恩斯的经济政策。1963年,约翰逊当选美国总统,在任期间提出了建设伟大社会的理念,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其中工资水平的上升继续增加劳动力成本。1970年以后,工资上涨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导致利润率下降。整个社会福利支出上升到1271.49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1%,其中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赤字,导致政府无法承受财政负担的负担。经济繁荣使人们积累了大量财富,使消费模式从普遍的公共消费转变为追求个性和自然主义,使新技术的中型公司可以通过技术效应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以个性化和创新产品的生产与寡头企业的规模经济竞争。日本和西德的先进技术产业使美国公司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原材料控制竞争中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这种国内外竞争压力,核心大公司操纵价格的能力继续下降,不足以弥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利润率下降,进而加强了生产停滞和失业率的上升趋势。第三,石油危机和凯恩斯政策失败。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时,阿拉伯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不断提高石油价格,导致生产部门成本大幅上升。此时,在用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指导经济运行时,生产因素价格上涨,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导致的产品购买过剩,导致产品过剩更加严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增殖条件改善驱动的生产扩张和技术变革最终导致资本增殖趋于恶化。此时,亚洲密集的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国内外竞争加剧的美国大公司,推动其规模缩小,外包生产,导致世界各地建立生产链的生产模式变化。计算机设备信息、存储箱回收系统的发展和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形成新一轮资本增殖条件改善的渠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资本自由流动普遍加快,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政府通过金融和货币政策干预国际贸易的能力显著下降,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旧制度将阻碍新资本的增殖条件。此时,新自由主义的执政理念应运而生,其核心主张是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主要体现在:一是放弃凯恩斯主义时期倡导的需求管理政策,认为政府干预经济失去经济绩效,经济体可以保持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二是减少对金融市场的控制,实施自由贸易,清除资本和货物跨国流通的障碍;三是通过减税确保富人的利益,增加富人的投资热情,减少社会福利费用。结合马克思的资本增殖法和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具体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收入、人民收入和福利的增加取决于社会生产体系的扩张,这取决于资本增殖条件的改善。因此,制度和制度必然会随着资本增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国家必须实施能够为资本增殖创造有利条件的制度,间接提高人民收入和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