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

时间:2023-05-12 23:25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农业经济环境在新常态时期的变化
 
(1)农产品供需面临挑战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受宏观经济影响,我国农产品供需端之间的不匹配越来越明显。为了平衡玉米的供需,中国政府早在2011年就制定了玉米收购数量和储备数量规划设计方案。然而,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者和农民考虑提高短期经济效益,对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投资增加,上述两种粮食作物所代表的部分农产品在短短几年内供过于求。2015年11月,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届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中国政府购买玉米的数量和储备过多,使得近10%的玉米库存超过了储存期。在这种情况下,在2015年12月的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和政策。这一举措充分指出了我国2016年发展和“十三五”农村工作的方向。会议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充分重视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等重大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农产品品种和质量,确保农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
 
(2)农业经济政策导向的变化
 
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措施代表了农业政策取向的变化,不仅是对以往农业发展措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梳理,也是结合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加快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实现农业经济优化配置的探索。例如,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中国政府早在2011年就增加了玉米的数量和储备。2014年以后,中国进行了政策性收购制度改革,只保留了小麦、大米和玉米的整体收购。但农业扶持政策转变后,由于国内农产品生产端对政策不够敏感,农业经济效益提高遇到瓶颈,新的风险因素应运而生,过去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诸多风险因素不断暴露,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了农业经济走势的诸多不确定性。
 
(3)研究农业经济风险在经济新常态时期的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心副主任任新军表示:目前,中国在经济和技术方面都进入了一种新的形式,农产品的供需越来越松散。农产品市场不再像以前那样供应短缺,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仍然很畅销,而是面临着微薄的利润甚至损失。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农业发展所依赖的经济环境和政策发生了重要变化,我国农业面临的风险类型增加,风险概率突然上升,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农业经济各种风险因素的特点,提出防治农业经济风险、减少损失的对策和建议,对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