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正确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时间:2022-01-12 19:53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该方法教学效果良好,可应用于整个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教学形式上。但是有些教师却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非常好,一用就形成了一种惯性,也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全都采用了“任务驱动法”。
因此,不论某些教学内容是否适于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即适宜使用,也容易使学生因局限于一种固定的学习方式而产生“审美疲劳”,从而抑制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不能具有普遍性(退一万步,即使是普遍性)(退一万步,即使是普遍性,也会“审美疲劳”)。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途径。例如:在教授指令操作较集中的知识时,可采用小作业的练习方式;当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时,可采用小组座谈式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当教授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时,可采用课堂讲授法。5.由于任务的执行是重点,要尽可能快速地导入和安排任务,不要在这些地方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导入与布置不再是重点,而是全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起点,创造课堂教学情境,高质量的任务导入与布置能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尽快集中注意力;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学习热情高涨;还能提纲,总揽“满堂”。——这样的开篇,在实际教学效果上颇有先见之明。因此,任务的导入与布置不能被忽略,而是要想方设法做好任务的导入与布置。然而,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一课上,每一次课堂上,很多老师首先要说的是:“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这种任务安排看起来很生硬,很呆板,长此以往,更多的是“任务驱动”而非“任务驱动”。如此,容易在情感上促使学生与“任务”产生对立,进而影响后任务的执行效果。所以,教师在导入和布置任务时,应创造一定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对任务的自然接受,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驱动力”作用。
作业就像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整个班级都是相同的。
因为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给学生的任务就像以往的课业或课后作业那样,因此,许多教师认为全班也是如此。但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差别很大。普通本科学生,同一批学生之间的入学分数差异不会超过30分,而同一类学生的录取分数则可能高达150分。不仅仅是这样,而且学生高中阶段的生活环境也是千差万别,不同环境的学生对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又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几乎不能接触到计算机,此外,对于计算机的知识也很有限,而来自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高中时有许多机会接触电脑,QQ,E-mail、上网、游戏一应俱全。因此,如果全班同学所做的任务都是相同的,一定会造成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很快完成任务,以后无事可做;基础一般同学也许正好能按时完成;而基础较差的同学则根本无法按时完成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基础一般的同学的确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并且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对于基础好、成绩差的学生,更大的负面影响可能是:没有事情可以做,或者完成不能完成任务,同学们可能会慢慢变得自以为是,自以为是的想法,养成了懒惰、散漫的习惯;而不能完成任务的同学就会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很可能会觉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太难学,慢慢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种教学效果无疑是非常不理想的。
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对学生原有基础知识的情况要心中有数,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所设计的任务在难度上应是分层的:既要完成较深层次的任务,又能适应基础良好的学生;在学习中要做得更深入;在那些基础差的学生面前,给他们做一些低难度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更多地关心他们,多开“小灶”,给予他们尽可能详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要尽快地缩小和同学之间的差距。
总而言之,“任务驱动”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任务驱动并非万能,许多内容都不适合使用任务驱动教学,甚至适用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因此,要正确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必须对任务驱动进行科学的认识和运用,才能正确地运用它,需要认真学习,只有从实际出发,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细致的梳理,才能设计出一系列典型的激励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掌握所学技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教学将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