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
循环农业及生态农业
时间:2021-12-15 15:01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数:
20世纪以来,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步伐,使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取得上述人类巨大进步的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问题:人口激增、资源浪费和耗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等。
目前,面对生态、资源、环境等日益严重的问题,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通过建立系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达到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中国农业正在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农业转变为“高效、高产、优质”的现代农业;在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借鉴国外循环经济思想,探讨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1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
1.1循环农业的概念和特征。
认为循环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尊重系统经济活动和生态系统规律的前提下,提倡农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依赖的发展战略,以经济效益为动力,并且以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和绿色GDP核算体系为导则,进行减量化(Reduce)4R原则:重复使用(Reuse)、重复循环(Recycle)和受控(Regulate)在边境地区实行有效干预,使农业经济系统融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最大限度地优化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完整产业链结构,基于物质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实现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最低危害和干预,使用生物体,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物质、信息和资源的有效转化,最后,形成经济、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统一”的综合经济模式[1-6]。
1.2生态农业的概念和特征。
它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它是在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科技,按照生态原则和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技,实现对资源的保护、培植、合理利用,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7]。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为基础,借鉴传统农业的宝贵经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制定生态开发计划,调和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8-9]。
总之,生态农业就是把土地、空气、水等农业生态要素视为一个整体,使整体发挥其最大效用,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高效产业,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统一”。
1.3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差异。
1.3.1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相互关系。
本文认为,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都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循环型农业强调遵循4R原则,通过对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合理组织,减少农药、化肥等物质的投入,以绿色消费为主导,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回收动植物生产副产品、生活废物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农业就是强调通过优化农业生产过程,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在本质上是交叉和重合的。实际上,难以对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进行明确区分,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都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资源的投入,经济效率最大化,循环农业注重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的合理组织,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但生态农业更注重通过农业生产过程的优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10]。循环型农业与生态农业是交叉包容的关系,生态农业的内涵包括在循环农业中,循环农业所包含的模式远远优于生态农业。
1.3.2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之差异。
经过对比研究,本文认为,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同:
(1)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循环型农业既考虑生态效益,又重视经济效益。循环型农业的着眼点是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遵循原则,以回收有限资源为核心,以最低生态为代价,以经济成本换取最大的产出。但生态农业强调的是生产环节,强调农业生产环节对生态环境的零伤害,重生态效益的追求远远超过追求经济效益。
(2)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处于不同层次的地位。循环农业是生态农业的基础,循环农业是生态农业的高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