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
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根本动力
时间:2021-12-31 16:31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数:
2.1环保农业技术创新与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比较。
农技创新系统是建立在现有工业技术基础上,实质是农业科研成果研制、开发和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整个过程。传统的农业技术创新,无疑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多年来,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创新追求单一经济效益,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导致了资源枯竭,在促进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损失等问题被忽视,同时,也促使传统农业技术创新沿着加剧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的方向发展。
环保型农业技术创新遵循效率、效益、适用性原则,以环境、生态、生态为基础,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为目的,通过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转化,强调环境与资源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运用该技术对创新资源进行配置,以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增值。
从本质上讲,环保农业技术创新与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构成主体、创新过程、服务体系等都是一致的,最主要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1推动创新的因素是不同的。
在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农业生产主体采用创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化肥、农药、机械等),通过生产资料的规模投入,实现农业规模、机械化、集约化。所以,一般创新理论将市场需求的拉动力量作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但是,在这一因素的驱使下,农业生产经营是以掠夺生态环境和环境资源为主要手段,忽视了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自然可持续性。
市场上对新技术的需求也是绿色农业技术创新的起点之一,但是,由于存在环境问题,存在着负外部性,“环保农业技术创新”与其他创新活动相比,市场驱动力较弱,因此,环境管制也是推动环境创新的最大动力之一[18]。通过外部激励,在农业产业政策、法律环境、金融支持、税收政策等基础上进行环境管制,通过外部刺激,迫使农业经营主体认识到环保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技术创新具有经济上的好处,并由此产生和采用环保农业技术创新。相对于传统农业技术创新,其积极外溢效应和负面环境效应内化,通过环境管制,使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动产生了“双赢”的结果,为各参与方(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所以,环境管制是推动绿色农业技术创新的另一大动力。
2.1.2两者知识来源不同。
在化工、电气、机械等领域,现代工业技术是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供给源,农业新技术是基于这些现代工业技术展开的研究与开发设计。这类农业新技术具有容易引入和仿效创新的技术特征,使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农业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和农业生产弱质性。
不同于传统的农业技术创新,环保农业技术创新将一种全新的系统工程方法,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保护理论等,将传统农业技术创新进一步“突破”、“融合”。一方面,在传统农业技术的基础上,环保农业技术创新把新观念、新知识引入传统农业技术创新,要重视农业资源的利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努力降低农业废弃物的排放量和对环境的污染,使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农业环保资源投入-环保农产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循环生产过程,但另一方面,绿色农业技术创新需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社会价值等因素来推动和实施绿色农业技术创新。在一个合理的尺度上,既可以保障粮食安全,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在保证农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能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农业技术创新必须与现有农业技术成果相结合,在利用现有农业技术优势的同时,克服和改善环保农业技术创新的负外部性,因此,环保农业技术创新的实施环节和难度进一步加大。
2.2绿色农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驱动、以技术推动为基础的传统农业技术创新,其中,环保农业技术创新成为环境管制的驱动力,是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突破”和“融合”的基础,增加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等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率;提高和优化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产量,进而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新产业的形成,如生物科技,直接或间接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增长将导致新的市场需求(如居民农业产品的消费形式、消费结构的变化、农民对生产技术的新需求等),在新的需求导向下,将进一步推动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并由此启动新一轮的循环过程。
因而,绿色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这些因素中,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过来,农业经济增长又为绿色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其理论模式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