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
盐城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站发挥积极作用
时间:2022-11-25 23:09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数:
一、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
虽然盐城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站不完善,在设施、设备、人员、服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但通过建立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站,积极开展村级农业技术服务,有效提高服务覆盖面,提高服务效率,提高农民对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的满意度。通过对全市27个经营良好的农业技术服务站的调查,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站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开辟农业科技进村直接渠道,实现推广与生产的无缝衔接。长期以来,我国最基层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一直是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近年来,盐城市进一步加强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改革建设,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有序稳定发展。但由于乡镇综合改革,地方政府大力撤离乡镇,扩大了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的服务半径,服务设施和交通实施不及时,完全满足实际需要,乡镇服务脱节,技术服务难以进入村。
建立村级服务站,有效解决乡镇服务脱节等问题,解决农技推广问题“最后一公里”提供机构支持。村级服务站的建设提高了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为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和条件。疏通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流通渠道,实现技术人员与农民的直接沟通。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基层服务仍难以集中服务能源、服务时间难以保证、服务专业等客观情况,村服务站农业技术人员来自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业科技示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农村一线人员,甚至大多数农业技术人员可以说是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村级农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时间、精力和经验,随时随地为村级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咨询,必要时联系市镇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有效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搭建最基层的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实现公益性与商业服务的良性互动。盐城市近40%的村级服务站依托经营良好、信誉良好的农村合作组织和农资经营网点。在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的同时,还提供农产品订单生产、购销服务和农资供应。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与优质商业服务的有效结合,给农民带来了便利和效益,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树立了品牌形象,实现了公益性与商业服务的良性互动。
二、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
服务站规模小,服务设施不完善。40%以上的村级服务站主要是家庭式农资店和示范户,经营规模小,员工少。90%以上的村级服务站服务人员只有一人,服务精力难以保证。村级服务站经营规模小。虽然具有运营成本低、运营服务模式灵活等优点,但也存在抗风险能力差、服务延伸面小、缺乏长远规划等缺点。村级服务站的硬件设施是支持其完成推广服务的必要条件,而大多数村级服务站只有上市场所、服务柜台、热线等基本办公条件。电脑、打印机、媒体放映设备、专家系统等服务设施相对缺乏,影响服务功能的发挥。员工素质较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村级172专兼职农业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仅9人,占总人数的5.2%,中专以上学历29人,占总人数的16%,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村级农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称只有19人,占总人数的11.2%。职称结构难以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农民的技术需求,影响农业技术服务质量。
根据对60名村级农业技术人员的抽样调查,95%的村级农业技术人员每年都参加相关技术和知识培训,但大多是短期非学术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品种、技术示范推广、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的及时性和新颖性上。管理手段不完善,需要加强监管。村级服务站运行模式多样,各有优缺点,没有统一有效的监管手段和制度。比如依靠乡镇中心和村级集体建设的村级站,有利于人员调度和设备维护,但农业技术人员积极性不高;依靠农民合作组织和农资营销点建设的村级站商业化程度较强,站点往往过于注重利润,对技术关注较少;依靠农业科技大户建设的村庄进展,不确定因素多,主管部门调控手段少,直接管理监督难度大。专项资金缺口大,长期运行机制难以保证。目前,我市大部分村级标准化服务站多依靠农业科技项目资金支持运营,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保障。首先,缺乏工作资金影响了服务的有效发展。在农业关键季节和动物防疫的重要时刻,难以保证统一防治。其次,农业技术人员的待遇难以实施,只依靠营业收入使村级农业技术人员没有认同感,农业技术服务可以做,服务热情和主动性受到影响。
三、加强村级服务站建设对策建议
加强资源整合,争取多方关注。农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和全社会对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的关心和支持,争取建立村级服务站建设机制的条件。整合村级供销社系统、农业经济体系和村集体有效资源,开展村级农业技术站建设。建议从村现有办公室设立20-30平方米办公室,同时从村干部、专业农业技术人员明确同志为兼职村级农业技术人员,反映工资,也可考虑农业科技示范和农业营销领导,建立科学奖惩机制,让村级农业技术人员有归属感和责任感。加强资金投入,加强服务保障。为建立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坚持养站的基础上,加强资金投入,一是配置必要的办公设备,二是对村级农业技术人员给予适当补贴,充分调动村级农业技术人员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议今后几年,各级财政参照支持乡镇“五有”与农业中心建设一样,设立专项项目,支持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同时,对选聘的农业技术人员设立专项资金。像村级防疫人员一样,每年通过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给予一定的服务补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加强运行监督,规范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统筹,联合建设”原则上,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资源管理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户为建设载体,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技术支撑,以市、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与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和当地邮政、通信、气象、信贷、保险等部门联合建设,开展咨询服务,举办农民培训,组织农业技术活动,促进信息入户,拓展增值业务。完善村级服务站考核制度,与资金和项目支持挂钩,逐步规范各村农业资源管理服务站的服务行为,引导以服务生产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为宗旨,不搞“一挂到底”,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站点进行退牌、轮换。
四,结语
加强农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加强人员保障。通过学术教育和认证培训,不断提高村级农业技术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逐步实现村级农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或农业相关专业技术中学以上学历,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村级农业技术队伍。依托农业科技家庭项目,服务效果显著,公众认可的村级农业技术人员纳入农业技术指导员队伍,定期参加指导员培训核优秀的村级农业技术人员可享受优先资助,接受农业大学和技术中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