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论文
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或直接的情感体验
时间:2022-02-20 21:19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达和激发情感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不仅是欣赏者体验音乐情感内涵的过程,也是欣赏者自身情感与音乐情感相互融合、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音乐观众还是音乐专家来说,情感体验都是音乐欣赏中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所表达的激情、悲伤和愤怒的情感波动将深深打动我们。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情感体验不是由标题或文字描述引起的,而是一种情感直接体验。当然,当欣赏者不熟悉某种音乐风格时,他可以在自己的意识中将从听觉中感受到的音乐声音转化为情感体验。他应该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当欣赏者不熟悉某种音乐风格时,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我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做的课堂实验表明,虽然学生们不知道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是什么,但他们仍然可以大致正确地体验音乐的情感性质。例如,在没有解释音乐的情况下,我给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副主题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下自己的情感体验。然而,当学生欣赏他们不熟悉的古琴音乐时,他们在情感体验上有明显的差异。造成如此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无法正确感知古琴音乐,因此他们无法正确体验音乐的情感内涵。
上述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或直接的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毕竟,这是对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只通过直接的感觉来体验,虽然他们可能会体验音乐的基本感觉,但他们往往局限于快乐、愤怒、悲伤和音乐的情感体验,而不是更深入地体验音乐情感的内在意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进一步要求是参与理解,即欣赏者应该从各个方面研究和理解音乐情感的内在意义。只有在对音乐情感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后,我们才能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当然,我们指的是对那些确实表现了深刻情感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提出这样的进一步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既不是与人的思想无关的神秘事物,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我生活事物。相反,音乐中的情感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引起的,并与一定的思想有关。正如中国古典音乐在《音乐笔记》中所说:所有的声音都是从人们的心开始的,人们的心的动作,事物也是如此。因为音乐中的情感内涵往往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基础,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本描述中找到基础;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本描述中找到基础。因此,在声乐作品和标题器乐作品的情感体验中,完全有必要充分关注这些非音乐因素。如果你不注意这些非音乐因素,就很难仅仅通过情感体验来理解音乐的意义。因此,完全有必要充分关注这些非音乐因素。音乐是一种表达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频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表达艺术,它往往需要与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就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与音乐紧密结合,在音乐的情感体验中,欣赏者需要利用理解这一心理元素来研究整个艺术,从而加深音乐的情感内涵体验。
贝多芬的《爱格蒙特》写的十首配乐序曲,不知道戏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是16世纪荷兰人民尊敬的英雄,他领导的荷兰人民抵抗西班牙统治和独立斗争,所以很难体验戏剧性的情感变化:痛苦的呻吟,激烈的抵抗,悲剧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欢节。如果欣赏者能充分发挥理解和理解的作用,并对戏剧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深刻的理解,他们将不可避免地对音乐的情感内涵有更深刻的体验,这是仅仅通过情感体验是不可能做到的。然而,并不是每个音乐欣赏者都能对情感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做到这一点。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创作的理解并不是每个音乐欣赏者都有条件的。此外,有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往往没有表达任何关于创作本身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进一步解释音乐,只能通过音频感知和对作者整体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音乐的感受。因此,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即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更多地是以情感直观的形式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