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为什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时间:2022-07-14 22:45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森林美的三级图景比较
人们对森林的看法或感兴趣,从浅到深,从外表到内在,从内容到形式,从感官到灵魂,体验森林景观(自然本体)、森林形象(艺术本体)、森林意境(哲学本体)三个不同层次的图景,与这三个层次的图景相关联是三个不同的世界,现描述如下:
(1)三级图景与三个世界的对应性
不同层次的图景对应于不同的世界:(1)景观层次的图景,主要的感觉形式,人类的感官,属于现实世界、物理世界、外部世界。(2)图像层次的图景,主要的感觉形式,人类的情感,属于艺术世界、精神世界、情感世界。(3)艺术层次的图景,主要的感觉形式,人类的感知,属于可能的世界、理想的世界、上帝的世界。
(二)三级图景比较
(1)景观层次图景。这一层次图景属于现实世界,是人们能感受到的新鲜物质世界。正如王昌龄所说,“物境”,“处身于境”,“故得形似”;宗白华说“直观感相渲染”;青源只信说“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是对人心灵形象的投影,当然不排除场景之间的交流,但主要是森林景物(图像)刺激人的感官造成的美。这个层次的图片是最普通、最精彩、最容易感受到的美。
(2)图像层次图。这一层次的图景属于艺术世界、情感世界,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审美领域。经过人类社会长期的审美积累,森林美不仅体现在森林的自然物体上,而且凝固成一个审美范畴——形象,融入诗歌、散文、音乐、绘画、影视等文艺作品,扩大审美范围。正如王昌龄所说,这一层次的图片“情境”,“娱乐愁怨”,“深得其情”;宗白华说“活跃生活的传达”;青源只信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为什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因为“物境”变成“情境”,“物境”变“意象”,在物体上涂抹了人类的情感色彩,物体只是载体,图像已经成为人们想要表达的某种情感或情感。故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一层次的图景,经过艺术家的加工,场景交融,声情并茂,比景观层次的图景更加集中生动,轻松愉快。从这个意义上说,森林管理的一半属于科学,一半属于艺术,这是有道理的。
(3)意境层次图。这个层次的图景属于可能的世界,理想的世界,也可以称之为彼岸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神游,但不能真正实现。王昌龄说的世界图景“意境”宗白华说“灵境最高的启示”青源只信说“还是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为什么在第一层?“物境”时,“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否定之后,依然回到“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呢?因为在第二层(图像层),“物境”涂抹情感色彩、世俗色彩、故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层次(意境层次),深情之美被感知之美所取代,俗见已除,情感渐浅。第三层次(意境层次)是对第二层次(意象层次)的否定,必然包括对第二层次(意境层次)的否定“有”,“色”,“在”否定,达到“毕竟空”的真知。此时人们观看的审美对象,无空无色,也空无色;看到的是真山,真水。“还是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这不是回到景观(第一层)或图像(第二层),而是彻底理解“最高灵性启示”。在意境层面上,悦形既不是视听感官感受,也不是情感交流理解(逸情);而是物我两忘,物我合一,全生命投入(畅神)。这就是大自然的魂销骨蚀。
在森林景观层面(自然本体),美主要在于森林本身的属性、森林的外在形态和鲜艳的色彩对人的感官影响。森林景观的美是真实的、感性的、生动的,也包含了一定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因素。因此,要进入形象层面,进入艺术本体,以森林为载体,摆脱其实用性、功利性,进入纯粹的审美状态,实现人与森林的情感交流,即“情景交融”。但在景观层面(物质世界),意象层面(情感世界)仍将为事物而战,为情感而累。这就要求人们进入意境(境界)层面(哲学本体),进入可能的世界和理想的世界。人们必须在物质、情感和理想三个世界中自由移动,才能脚踏实地,享受彼岸的现实,充满彼此的虚幻和诗意。但人类只能接近理想世界,也许世界和梦想,永远不能到达彼岸,人类不能在理想世界中停留太久,人类总是回到现实世界,面对森林,感受自然,体验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