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中医治疗崩漏血瘀型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1-11-11 18:30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崩漏是一种妇科常见病,主要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紊乱,疑难急重病症之一。崩漏是现代医学所称的排卵障碍性子宫出血,过去被称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多采用激素药物治疗或诊断性刮宫手术治疗,由于其不良反应且易复发,而中医治疗此病有其独特的优点,临床上获得满意的疗效,故近5年来中医治疗崩漏血瘀型的研究进展如下。
1、祖国医学对瘀血引起崩漏的认识。
从古代开始,历代医家都对血瘀所致崩漏进行论述。在《千金翼方》中,孙思邈提出“血瘀入血,而致血不归经”的观点,提出了瘀血阻于胞宫,新血不守,血不循常道,新血不守,正如离经的血,虽然清血血,也是瘀血”,离经的血,阻于冲任,瘀阻胞宫,发为崩漏。在《诸病源论》中提出了“内淤血,故崩时止,淋漓不断”,瘀血不循常道,致崩漏反复发作。近代医家对瘀血型崩漏的病机也各有不同,夏桂成[2]指出,崩漏本病多虚实夹杂,各种病因可导致血瘀形成,占宫时,血不归经,发为崩漏;张晓丹[3]认为血热和阴虚是血瘀形成的重要原因,肝郁化火,肝肾不足引起热扰冲任,据董克勤[4]指出,失血不盈、逼血妄行、血行瘀滞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董克勤[4]认为失血的关键在于“瘀”,血瘀始终存在于崩漏发展中;在强调活血化瘀和扶助正气的同时,胡老治崩还强调标本兼治。前代医家认为崩漏辨证的基本特点是“虚、热、瘀”,而瘀血是崩漏最重要的共性所在,崩漏病机关键是“瘀血阻滞,血不归经”。淤血可引起崩漏出血,出血又加剧血瘀的形成,恶性循环,相互干扰,血瘀既是崩漏发生的病原又是病理产物。
2、辨证论治
李丽芸教授[6]临床上将崩漏辨证分为脾虚肾虚证、血瘀证、血热证4种证型,认为瘀血是病理学的关键和新的致病因子,应用赤芍、当归尾、蒲黄、牡丹皮、桃仁、益母草等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大法,可用于临床。令瘀血除,新血出,崩漏止。在临床上,董克勤教授[4]在临床上以化瘀清宫法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温经、清热、补虚、养阴的方法,使“寒者温之”“热者疏之”。以四物汤为基础,加入益母草、紫珠草、蒲黄炭、三七等,全组方轻巧,荡涤离经瘀血,常能达到不止血和止血的效果。黄健玲教授[7]将崩漏出血期分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血瘀、血热等5种证型,采用活血祛瘀止血的方法治疗。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是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中药益母草30g,桃仁12g,红花6g,五灵脂10g,蒲黄10g,当归12g,熟地黄20g,川芎9g,香附12g,显效好。李伟莉教授[8]将崩漏出血期分为脾虚、血热、血瘀。在临床上,自拟血瘀桃仁二丹四物汤加味的基础上,将桃仁、红花、生地黄、丹皮、丹参、当归、红蚤、赤芍、益母草、血余炭、香附、生蒲黄,用药灵活,疗效显著。司徒仪教授[9]将崩漏辨证分为脾肾气虚证、血瘀证3种。司徒教授认为不同的崩漏一定是由血瘀所致,因此在临床治疗血瘀型崩漏时,应通通性、化瘀止血、善于用逐瘀止血汤,使活血兼以养血,化瘀而不伤正。蔡晓霖等[10]总结郭为汀教主任治疗的功血经验,将功血分为血瘀、血虚、血热和暴崩,认为各种原因都可致瘀阻胞宫,当归10g、赤芍10g、血余炭15g、10g、活血固经汤加减时,血可出现血不寻经、瘀血、瘀血等症状。五灵脂10g,赤石脂15g,生蒲黄10g,阿胶15g,酒军炭6g,三七粉(研军炭)6g,三七粉(研冲)6g,止血兼通瘀,凉血而不凝滞,疗效显著。姜德友等[11]总结华廷芳治疗崩漏的辨证经验,临床上将崩漏辨证分为气虚下陷型、血瘀型、肝郁气滞型、血热型。中医辨证论治血瘀型崩漏擅长用逐瘀止血汤加减,药用枳壳、炒当归、赤芍、生地黄、鳖甲,当归尾15g,大黄,桃仁,丹皮各10g,大黄、桃仁、丹皮,加减,共通气血,行血逐瘀。郑志博等[12]总结国医大师许润三治疗崩漏的经验,将出血期崩漏辨证分为气虚型、血热型、血瘀型三种证型,用药当归30g、党参30g、炮姜20g、川芎20g、生白术30g、川芎20g、白术30g、白术30g。益母草20g,枳实15g,桃仁10g,三七粉3g,生甘草10g等,加减的同时还能起到祛瘀止血、调经的作用,还能起到活血止痛的作用。卵巢功能恢复得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