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
卡萨特膈肌肉三维重建术评估
时间:2021-12-12 08:19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CT成像原理和X线类似,只是通过检测器接收穿过人体的X线,然后通过电脑进行处理。CT所获取的是能真实反映病变存在的横断面解剖影像,可以测量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甚至体积。同时也能充分显示病灶周围的形态特征,如病灶边缘光滑、是否有毛刺等;并能了解病灶邻近结构与其它器官的关系;这对于确定病灶、定性位置有很大帮助[13]。CT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普通胸片。CT扫描时间短,不受呼吸伪影的影响,其空间分辨率高,肺实质解剖清晰,价格较低均为MRI无法比拟。因此CT是研究膈肌功能的主要影像学手段。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螺旋CT和多层螺旋CT后处理软件可以得到冠状位等多平面重建图像。使CT对膈肌的研究更广泛、更深入,主要涉及膈肌及周围结构、长度、曲度、表面积的测定;肺容量测定等。但是CT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对膈肌运动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
横切面研究:1983年NaidichDP等对75例健康人膈肌的横切面CT图像进行了统计,从横切面上分析了膈肌的解剖关系:①膈肌呈条带状软组织影,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出现率,而且厚度也会随着呼吸而改变;②CT横断面图像常常无法直接看到膈肌各部的全貌,而冠状动脉矢状重建图像则可直接观察膈肌呈突向胸腔的圆圆线样软组织密度影。在膈肌附着点及它与上、下脏器的临近、膈肌裂孔及穿过裂孔的腔静脉、食道、主动脉等处也可观察到。1989年CaskeyCI等对早期二维CT成像的膈肌形态学研究表明:①成人膈肌厚度与年龄无显著关系;②影像学,膈缺损易发生于左侧,且与年龄显著相关,随年龄增加膈肌缺损率显著增加;肺泡CT扫描可发现肺气肿患者膈肌缺损,同时证实肺气肿是导致中膈肌缺损的重要原因之一[15]。
在1987年,WhitelawWA首次用CT扫描5MM层厚度为5MM的隔膜,对一例膈肌处于松紧收缩状态的正常人进行了研究。以冠状图为连续扫描层次,重建膈穹窿为两种状态的模型,对膈肌的长度和位移进行测量,并绘制膈肌与肋骨对合区的图形。结果表明:吸气时膈肌运动位移为680ml,右半侧膈穹窿缩短约6.7~7.2cm,左半侧膈穹窿缩短约4.0~4.3cm,这些数据与X胸片的数据相近。
膈肌肉三维重建:1996年PettiauxN、CassartM等4名正常人使用螺旋CT技术(即1994年GauthierAP应用MRI技术进行研究的那4名正常人)三维重建膈肌形态。PettiauxN和GauthierAP的两种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实验原理是一样的。测定残气量(残气量)、FRC+(残气量)、FRC+(残气量+?深部吸入)、TLC(总肺活量)四次时获得图像。每一张图片,用Osiris软件对膈肌、胸壁和膈肌的形状进行数字化,然后将这些剖面图输入Matlab工作站重建。结果表明:①膈肌长度、表面积、膈穹窿、膈肌和胸壁之间的面积与MRI结果基本一致;证明螺旋CT三维重建膈肌形态的可靠性;②MRI可用于具有正常肺功能的患者;但是对COPD患者,尤其是重度COPD患者,由于在扫描时需要反复屏气,延长屏气时间,因此CT检查比较合适。
COPD患者的横膈肌肉三维重建研究:1997年CassartM、PettiauxN等继续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10名重度COPD患者和10名正常人进行了比较。FRC(功能性气体)、FRC+(功能气体残气量+?深部吸入法)、三次TLC(肺部总吸气量)的图像采集。结论:①COPD患者FRC时膈肌表面积(Adi),膈肌与胸壁对合区的表面积(Aap);相对于正常人群来说,膈穹窿的表面积(Ado)没有显著变化;②在相同的绝对肺容积中,COPD患者膈肌大小与正常对照组相似;③正常对照组与COPD患者膈肌大小均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部分是因为体重不同所造成。
膈肌肉三维重建术评估:在2001年,卡萨特等人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11例严重肺气肿病人行减容术后膈肌长度、面积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参加者分别在FRC(功能残留气体)、RV(剩余气体)、TLC(肺总能量)三个时相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FRC(功能性残气量)下,膈肌表面积虽然显著增加(Adi,膈肌面积增加了17%±4%),膈肌肉和胸壁的表面积(Aap,增加了43%±8%),但并未显著改变膈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