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维生素C淡化黑色素的机制

时间:2021-12-20 16:33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作用于美白物质的所有客体,均针对色素母细胞及其分泌的黑色素、美白物质[9]。现在可以归纳为四个基本原则:
(1)还原作用:黑色素直接发生变化,黑色素是母细胞分泌出来的,呈氧化状态被称为氧化型黑色素,它有明显的黑色,但是如果把黑色素还原下来,变成无色的还原型色素,维他命C等就是利用这种作用力[10]。
维生素C是第一个被皮肤专家认为是安全的口服药物,可以帮助消除黑色素,但是对于已经形成的斑块,仅仅依靠口服来达到足够的血液浓度就很难了。
维生素C是人体天然抗氧化剂,也就是还原剂。它的还原力可减少许多染料,维生素C淡化黑色素的机制将从"黑色氧化黑色素"变为"无色的还原型黑色素",其反映为双向,当浓度不足时,将反向还原为氧化型并重现黑色,因此若以维生素淡斑,如果长时间不产生足够的浓度,就能迅速恢复原来的颜色。
维生素C属于水溶性,不易被皮肤吸收,又易被氧化破坏,所以维生素C大多与金属结合,以维持教长的稳定性,也有人将其结合。
(2)凝块作用——酪氨酸酶素本身是一种蛋白质,由酵素蛋白凝结而成,促使酵素失去催化活性,许多酚类、多糖化学物质中,都有酵素凝集的作用,例如对苯二酚(氢醌)等,就是这种作用原理[11,12]。
众所周知,氢醌类化合物仅次于水银,通常被称为HQ的对苯二酚的结晶物能在14倍的水中溶解,在乙醇和乙醚中溶解。在接触空气时,其氧化为褐色,在光环境中变化较快,所以重要的保存方法必须尽可能地密封和避免光照加速氧化。HQ可从植物中提取或有机合成得到,在制备上不难,对苯二酚具有生理活性对位型,对苯二酚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可用于医学和医药。
酚类化合物可使蛋白质凝固,而黑色素母细胞制造黑素粒(酪氨酸酶)需要这种物质,它本身是一种由铜离子与氨基酸结合而成的物质,它能凝聚酪氨酸酵酶(Tyrosinase)的氨基酸蛋白质,使酶冻结失去催化(Ctalysis)作用,减少了黑色素的产生,因此具有自然的白色和淡斑的效果。
HQ配制的乳霜,依药用标准约为3-5%W/W,如果超过5%就会引起全身皮肤吸收。对于含有药物的护肤产品,限制在2-3%以内。
(3)嵌合作用--主要是起作用于酪氨酸酶的铜离子,许多酵素通常是以金属离子为辅酶,如果酸等。
果酸是多种化学物质的统称,因其大部分物质可以从天然果实中发现,故称其为“果酸”。例如:甘蔗中的甘醇酸、苹果酸等都是果酸。
通过降低皮肤角质层细胞间的粘附力,加速角质层细胞脱落,以及玄色素代谢,达到美白祛斑的作用。
水果酸能去除粗糙过多的角质层,令肌肤白嫩光滑。不过,角质层对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长期使用果酸会使皮肤变薄,变得敏感,易受伤害,失去抵抗紫外线的作用。
(4)破坏作用--为了破坏自由基,使黑色素小体结构发生变化,使黑素细胞受损。
这种方法在应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在实际中应用较少。
全部美白产品,其作用原理无论怎样,都能达到有效抑制黑色素生成,并产生皮肤漂白效果。
3、养白产品及其特点。
这个阶段比较先进的原理就是通过具有靶向作用的营养素来促进黑色素细胞的代谢,从而缩短黑色素细胞的生理周期,加速黑色素细胞的角质化,加速黑色素细胞的排出。
这种新的皮肤养白原理就是革新目前主流的美白原理来增加黑色素沉着的载体----
营养素中的黑色素细胞,使黑色素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缩短黑色素细胞的生理周期,让黑色素细胞更快地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健康养白的效果。据悉,这属于现阶段国内“淡化皮肤色素类化妆品”领域的最新产品。开发前景十分广阔[13]。
总而言之,减少肤色使肌肤看上去更年轻、更健康,是消费者的正确追求。但是不能用伤害皮肤的健康来换取暂时的白哲,更不能误入歧途地追求一张惨白的脸。目前,“养白”概念及产品的推出,标志着该产品在科技含量上的不断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美容化妆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美白祛斑化妆品开发前景分析。
在生活富足、社交日益增多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注重个人形象,以良好的个人形象增强自信,迎接各种社会挑战。但假如皮肤已经有病,就像前人说的那样“皮肉不长肉?“肌肤没有健康,怎么还能说美和美,可以肯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购买力的迅速增加,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社交活动的增加等因素可以推测中国减淡皮肤色素护肤品现有巨大的市场容量,还会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