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比较
时间:2023-01-10 23:22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医学检验(medicallaboratoryscience,MLS)其本质是对人体材料进行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血液学、生物理学、细胞学等方面的检验,为预防、诊断、治疗和评价人体健康提供信息[1-2]。临床检验医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由血液学、生物化学、人体寄生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基础学科组成。它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4]。因此,临床医学检查的质量是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与医院的医疗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体现。因此,加强临床医学检查的质量控制,深入分析影响临床医学检查的相关因素,降低临床医学检查错误的发生率,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研究价值。基于此,本研究对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接受治疗的1000名患者进行了临床抽样调查。具体内容现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选择10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发现溶血脂血不合格,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分析临床检查失误,制定合理的对策,实施临床医学检查质量控制。男性582例,女性418例,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418岁.35±9.88岁;临床试验1000次,其中血液分析试验350次,生化试验300次,尿沉渣试验210次,便分析试验140次;重新采集样本前后,受试者年龄、性别分布等一般数据差异较小,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人都在80岁以下。②临床检查依从性高。③所有患者完全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试验,并签署了相关研究知情同意书。④患者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心、肺、肝、肾等并发症严重者。②有精神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③过敏者。④有血液病的人。⑤有凝血功能异常者。⑥恶性肿瘤患者。⑦精神病患者。⑧传染病患者。⑨检验合作程度低,未签署知情同意书,中途退出。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临床操作规范进行临床检查,对1000例患者的临床医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并根据检查准备、样采集、样品处理检查、检查设备方法不当四个方面的错误原因。其中,检验准备错误包括两个方面:患者行为不当和药物影响;样品采集错误包括患者情绪不佳、采集部位和时机选择不当、器皿不合格;样品处理检验错误包括样品污染、变质、混淆等;检验设备方法错误包括检验设备故障、数据处理不当、标记错误等。详细记录和统计错误的原因和次数,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1.2.样本重新收集前。在生化检查过程中,要引导患者在抽血前7次接受常规流程,引导患者在抽血前7次d禁烟戒酒,促进其合理饮食,按时作息,规范饮食计划,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影响检测结果。并在抽血检查前2名d给予流食营养支持,抽血前6h引导其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抽血前12h要求其禁水禁食,引导其保持空腹。做好样品采集、包装,按要求保存标本并送检。如果标本需要避光或对温度有特殊要求,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样品采集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有效地获取样本。如果患者同时接受输液治疗,应避免采集输液肢,引导患者选择合适的姿势进行样本采集。建议选择坐着或平躺,以提高取样成功率。1.2.2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根据医院现有条件,进行相关检查,采用镜检、血球分析、尿液分析、自动生化分析等进行临床医学检查。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1.2.2.1加强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所有检验科医务人员都需要加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意识,每个人员都需要充分明确工作职能,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和道德标准。所有临床医生都要加强沟通,提高服务意识,以人为本,把受试者放在检查的重要位置,为患者及相关护理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要认真填写检查单中的检查基本信息,如检查类型、检查时间、检查医生姓名、检查结果、相关注意事项等,以便后续审查检查结果,确保检查结果有据可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要不断规范标本采集人员的操作行为,定期对采样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样本采样理论知识和实际采样操作,并通过笔试和试验严格考核。样品采集应由有经验的人进行标准化采集,尽量避免气泡产生,消除管内溶血等不良反应,确保样品采集的有效性。分离采血血管和输血管,避免血液稀释,严格监督患者基本情况,指导患者不随意服用其他药物,饮食合理,确保收集标本能准确反映生化指标,准确控制血液收集,收集后及时检查,合理保存,避免光化学反应、微生物分解,避免影响最终检测结果,合理控制标本,确保标本的有效性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或治疗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1.2.2.2加强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所有检查人员都需要有一定的临床医学检查经验,并对其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其专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严格规范其操作行为,提高检查人员的综合检查水平。可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举办专业研讨会,讨论医院临床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组织全体检验人员学习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检验技术,集中讨论先进的检验仪器,使其掌握新的检验技术和新仪器的使用,提高临床检验水平,提高临床检验效率和质量。检查开始后,检查人员需要再次确认检查项目的名称和内容,详细介绍检查方法、检查仪器、试剂处理,适当的心理咨询,缓解不良心理情绪,促进检查保持良好情绪,提高检查依从性,使检查工作顺利进行。并做好日常检验仪器设备的维护,延长设备仪器的使用寿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选择专业的配套试剂。1.2.2.加强检验后的质量控制。管理人员还需要不断提高临床医学检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告知他们不要掉以轻心,加强检查结果的审查,避免误差,影响临床检查效果。如果患者或其他医生对检查结果有疑问,需要及时与他们沟通,告诉他们检查过程中是否有特殊情况,或者重新进行标本检查,备份每个检查样本,填写相关信息,做好检查前、中、后全过程的全面控制,积极参与检查过程,实现检查全过程的多方合作,实现临床医学检查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有效减少影响检查质量和检查结果准确性的不利因素,合理避免误差,获得更准确的临床检查数据。
1.3观察指标
分析样本再采集前影响临床医学检查的相关影响,提出相应措施解决;临床医学检查质量控制实施后,再采集样本后分析临床医学检查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数据以率(%)表示,行,χ2检验,当P<0.05时,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