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管理论文

基层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

时间:2022-09-21 22:47 所属分类:管理论文 点击次数:

1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的背景下,企事业单位要想充分发挥自身在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就需要与时俱进,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基层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管理工作的完善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因此,企事业单位要结合当前基层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完善的解决方案。
2.基层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2.促进人力资源合理分配
随着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基层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人才工作经验、专业等个性化因素,实现各类人才的充分、科学、有效利用,从更深层次发展国家事业,造福人民事业,使我国人力资源分布更加合理。过去,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传统落后模式,人力资源分配不均并不少见。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加强和管理手段的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分配更加有针对性。
2.2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
如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国家机关人事制度正处于不断改革和深化的环境中,人力资源在事业单位中的地位明显提高。长期以来,人事管理模式在事业单位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其岗位具有明显的稳定性特征,对社会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然而,这种制度的存在往往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能进能出、人浮于事的现象。此外,事业单位“编制”在这两个词的影响下,相应的员工数量有明显的限制,很难引进高端和专业人才。在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通过制度改革打破传统的先驱“铁饭碗”为人事制度改革奠定基础[1]。
2.提高服务质量
基层事业单位和企业是各类人才的集中地,涉及文化、科研、医疗、教育等领域。作为前沿阵地,员工的精神面貌、服务质量、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都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单位工作面貌的体现。因此,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利于各单位从内到外提高服务质量,从内到外注重自身的服务态度、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单位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3、基层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
3.1创新人才分配体系
在人才分配过程中,各单位必须注意岗位对人才要求的差异化,在绩效考核制度上进行差异化。对于困难岗位、关键岗位和高端技术人员,可以采取优惠分配政策,体现对在职人员的公平和尊重,保护特殊岗位在职人员的实际利益。绩效考核制度的层次化和差异化安排可以满足每个员工的利益,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真正作用,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认识到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对人力资源要求的不断提高,适当调整管理模式和思维模式,更加注重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树立更高的职业目标。
3.2创新监督管理手段
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在职员工需要强调监督职能的发挥,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管理强度和管理有效性。人力资源部门应当打破其他权力控制的传统监督状态。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建立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受其他行政主体的限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实施的主动性。机构人员管理、资金支出和人员就业也应反映独立性,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3.3创新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管理的优势逐渐凸显。对于基层人力资源管理,当员工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其管理事务更加复杂,日常管理更加复杂,员工出勤、工资支付、岗位调动等基本事务也可能存在遗漏。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面对繁琐复杂的工作,放弃耗时费力的方法,通过信息管理协调组织。例如,人力资源系统可用于绩效考核、人员招聘、人员管理、资源规划、福利管理等方面,提高人力资源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
3.4实施人才培训
人才培训是人才发展的重要后续工作。人才选拔聘用后,除了对未来工作、工作内容、工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外,还应注重职业道德培训。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仅要为人民办事,还要面对人民,展现事业单位的风采。
4结语
基层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必须强调科学性、合理性、充分性和实用性,以最合适的方式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对各地区人员素质、人力资源、社会经济和规划效益起辅助作用。无论是企事业单位,基层人力资源管理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必须强调时代变革下的管理创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