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
奢侈品经营者容易利用人们的非理性心理
时间:2021-10-24 10:28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我们国家降低奢侈品消费外流的策略,要吸引越来越多的国人在国内消费奢侈品,控制奢侈品消费规模,可以从提高综合价值、减少综合成本等多角度着手,优化顾客满意度,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
(一)降低初级奢侈品进口的环节税,并降低货币成本。
降低一些中高档产品进口环节税,有利于缩小境内外价差,改善国内消费状况,改善民生,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要注意的是,服饰、香水、箱包等10万元以下的日用消费品只是入门级的奢侈品,是目前我国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奢侈品,其价格也比较敏感。对那些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甚至更高层次的奢侈品,消费群相对较少,财力雄厚,税收、价格的升降基本不影响它。
所以,从我国当前的消费结构来看,不能“一视同仁”。有人提议,从初级奢侈品开始下调进口环节税,降低这部分消费者的货币成本,并吸引国内消费;维持或合理地提高奢侈品税率,及时掌握市场变化趋势,适时调整征收范围和力度,有效发挥税收调节功能,减轻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
(一)提倡理性消费,影响价格机制。
不管是趋之若鹜还是嗤之以鼻,奢侈品消费的快速增长早就是不争的事实。在法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对奢侈的追求总是从狂热走向平淡,盲目走向理性,我国也不能例外。
在这一过程中,应正视当前追逐热潮,加强疏通引导,提升人们对奢侈品的理性认识,鼓励支持本土企业提高质量和档次,为了给国际国内奢侈品消费“降温”,缩小国内外同类型产品的差距,影响其定价制度,促使物价走向理性。反过来说,一味的堵截抑制反而会更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奢侈品经营者还容易利用人们的非理性心理,进一步抬高价格,赚取额外利润。
(三)诚实守信,提升产品的价值。
大量仿冒产品,假货层出不穷,假货层出不穷,让消费者对国内产品,国内消费越来越失去信心,最近曝光的“达芬奇家具事件”更是将这种消极情绪弥漫在奢侈品消费领域。一定程度上,人们对洋品牌的迷信,宁愿选择海外消费,实在是一种无奈。这一不信任的扩大,对民族工业的打击和伤害远远超过了洋牌的大举进攻。
为此,必须加强立法监管,加大打击力度,加大处罚成本,让那些唯利是图、无耻的违法者望而却步;树立诚信、守规范、重质量、爱品牌的企业,支持企业的经营发展,以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重塑消费者信心,提升产品价值。
(四)营造市场环境,提高品牌形象,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准确了解客户需求,吸取国外先进模式和经验,提高品牌营销管理理念与水平,着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营造舒适、优质的消费市场环境。使人们在挑选精巧的商品时,也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底蕴,享受细致的体验服务,从而提升品牌价值和形象价值。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外国人眼里充满着神秘,这为中国自主品牌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要减少奢侈品消费的外流,就必须拥有消费者喜爱的本土奢侈品品牌,必须不断提高品牌质量。这一素质的提高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求生产者和营销者不断提高品牌意识和自主品牌创新的能力。经过自主开发,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品牌风格、品牌造型与设计。其次,自主品牌不断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包装创新,更重要的是文化创新、管理创新、运营创新。用文化创新的理念,做好品牌成长的每一处细节,提升品牌文化、产品特性、真品质感,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
(五)加强培训和教育,提升人才价值。
加大对豪华领域的研究,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加快豪华设计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首先,要通过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联合培养奢侈品专业人才,开设奢侈品营销、管理、设计等相关专业,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创建奢侈品本土品牌的企业输送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和职业经理人。第二,要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在国家历史文化、时装和奢侈品管理方面的培训。培养具有现代企业理念、熟悉奢侈品营销与经营管理运作、有较强技术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充实奢侈品经营与管理团队,提升员工价值。第三,海外人才引进与海外人才相结合,奢侈品厂商通灵活的运作机制和良好的待遇,吸引了国内外一流的专业人才,并为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空间。
为了有效地遏制奢侈品消费外流,我们应全面剖析其形成原因,突破瓶颈,多角度改善,吸引更多的人群转向内需,促进社会经济生活的新一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