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经济论文

人文贸易是一种“人人平等”贸易

时间:2021-11-17 21:04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与发展,一种新的价值观正在国际贸易领域悄然形成,即人本贸易主义。受人文贸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日益受到重视。在某些国家,人文贸易主义虽可用作贸易保护的工具,但从整体上看,它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从人文贸易主义的内涵、表现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出发,提出了我国在这种价值取向下应采取的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一直是人类对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与占有作为其指导思想。在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时,都遵循着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国家以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来交换发达国家的资本,用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产品来换取通过国际贸易双方都能从中获益。在短时间内,这一贸易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富余要素禀赋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国际交易克服一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但从长远来看,这一交易模式有三个缺点:
一是一些国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顾生态环境的影响,对自然资源禀赋的过度利用。就像美国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所说:“国际贸易的本意是要打破封闭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贸易越多越好,贸易不可能超过一国的资源条件或生态环境承载力。一国或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对利益要求较低,或一味地追求比较经济效益,结果往往会付出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而经济利益往往无法弥补。”
其次,一些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由于自身能力的制约,主要出口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低,而且不稳定。但发达国家利用资金、技术、环境保护等优势,出口技术含量高、价格弹性小,产品呈上升趋势。这一贸易模式的长期发展将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
其三,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幌子,设立了各种严酷的贸易壁垒。例如环境标准、劳动标准、质量标准等等,以限制进口;一些企业采用不合法的竞争手段获取竞争优势,例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无视员工工作环境,不顾员工身体状况,随意加班,克扣员工工资。这一切扭曲了贸易的本质,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一种新的价值观正在国际贸易领域悄然形成,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贸易主义强调,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不仅要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还要关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其它问题。文章将从人文贸易主义的内涵、特点、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我国应该从中得到的启示。
人文贸易主义的内涵和特点。
(一)人文贸易主义的内涵。
首先,人文贸易是一种“人人平等”贸易。在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伦理基础上,提出了“人人平等”。各个个体或团体如果忽视彼此的利益,就会形成对抗和抗争,最终会破坏人与人平等的贸易关系。举例来说,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组织的报告,目前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基本上都没有履行其在《京都议定书》中作出的承诺,即到2012年,在1990年基础上平均减少5.2%。但是相反,它们却要求低收入国家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同样,我国作为全球制造出口大国,扮演着又一个尴尬的角色,一方面物美价廉,产品遍及世界各地,另一方面则背负着“倾销”的恶名,却承受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压力。美国研究者指出,中国14%的排泄物是由于出口到美国的商品而产生的,而美国则是向中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这一切表明,“所有人平等”的贸易关系仍未在全球真正实现。
其次,人文贸易是一种“人地平等”贸易。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平等的人类贸易强调,贸易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大于或等于因贸易而造成环境污染的治理费;贸易不能超过自然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应当有利于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举例来说,在国际贸易中,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是争议最大的焦点,有些国家不停地开采自然资源,导致土壤侵蚀;有些国家通过对外投资,将落日工业移向国外;也有国家为了节省成本,大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废气。这很有可能使地球失去自然复原的能力,使人与自然不和谐。
三是人文主义贸易是“人和天平等”贸易。在伦理基础上,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生态)整体的平等关系,实现人与社会、生态的协调共进、和谐发展。““天人合一”的贸易关系是人文主义贸易的最高层次,但也有人轻视它,因此遭到了严厉的报复。举例来说,国际社会把濒危物种交易列为非法交易,但是这种交易却禁止。违法物种交易严重破坏了国际生态多样性,加速了濒危物种的灭绝,破坏了生态多样性,导致了生态失衡。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多出口农产品,加重了农药和化肥的用量,导致了土地自然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污染严重。此外,由于只关注市场价值较高的物种,或忽视或消灭无商业价值的物种,使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趋于单一,生态调节功能下降。
㈡人文贸易主义的特点。
一是追求贸易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DanMaddoss教授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在1970年出版的著作《增长的极限》中指出:经济增长是以非再生自然资源的加速消耗和污染程度的逐步加剧为代价的,不能持久。人本贸易主义所追求的一个可持续的贸易模式,应该是超越自我的高级贸易模式。这一理论跳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在注重贸易总量的同时注重贸易的真实质量,强调贸易行为的“公平公正”,也强调贸易过程的“环保、可持续性”,以及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贸易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因此进入了环保时代。WTO于1994年4月15日在马拉喀什召开的部长会议上设立了“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以协调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如《关贸总协定》、《TBT协议》、《反垄断法》、《反垄断法》。ISO先后制定、颁布了两批共5项标准,分别属于环境管理系统和环境审核方面的标准,其后相继颁布了关于环境标准、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等方面的标准。
三是对非贸易利益的追求。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的环境、经济、福利、代内公平、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协调发展等诸多因素都是非贸易利益。对非贸易利益的追求使知识产权、环境、劳工标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且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对非贸易利益的追求,使发达成员渴望把“人文贸易”和非贸易利益“合法”引入WTO体系。比方说,非贸易利益的关注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提出者试图将非贸易利益与国际贸易直接联系在一起,即违反非贸易利益条款的国家可以受到经济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