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
地方企业应积极参与合资企业的运作
时间:2022-01-17 21:45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通过上述分析,提出提升湖北本土企业利用FDI收益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结论是:要提高湖北利用FDI的效益,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增加合资企业,合作方中本地企业的利润分配份额,扩大FDI对本土企业的技术进步效益;提高FDI对国内企业的投资拉动作用,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一)提高本地企业应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的利润。
1.政府应加强对FDI转移定价的监管。当前外资企业普遍亏损,外资大量涌入,这一现象的背后,其实就是外资直接投资转移定价所导致的“假损失”。国家应加强对FDI转移定价的监管,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队伍,配备国际税务专家和专业资产评估师,对转移后的资产价值进行准确评估。
2.完善外商投资政策,建立区域间外商直接投资政策协调机制。国内企业在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谈判过程中,由于区域内外资竞争所导致的非合作博弈,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并被迫转移更多利益:如本土企业资产被低估,在合资企业中股权受到限制,合作企业利润份额减少等。不能简单地把引入FDI作为衡量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来抓,而是要重视利用FDI的效益。构建区域间FDI利用政策协调机制,将地方政府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转变为合作博弈,有利于降低FDI成本,使国内企业在谈判过程中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获得更多的收益。
3.地方企业应积极参与合资企业的运作,加强对自有民族品牌的保护与培育。跨国企业往往会利用转移定价来造成名义上的损失,然后依靠自己强大的资金优势追加投资,稀释、收购本地企业的股权。提高中外合资企业的自保能力,要积极参与合资企业的运作,尤其是营销权的管制和监管,参与合资企业的购销业务,对引进的专有技术、商标使用权转让价值应当经过我国权威部门鉴定。要强化品牌意识,对民族品牌的生产、销售、推广实行监管,加强对民族品牌的保护与培育。能量28号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通过德方控股(占60%)建立合资企业,“活力28”以品牌及生产设备共同出资7000万元入股(占40%)。目前五人董事会中中方仅占2席,德方占3席,多数决议由德方来决定。中国对该公司的运作几乎失去控制和监督,甚至连合资企业明显存在违约(按惯例,每年洗衣粉产量的50%用来生产“活力28”,而在前3年为“活力28”做广告宣传的1.84亿元)都没有采取必要的手段。
(二)利用竞争机制,加速跨国公司转让技术使用竞争机制,尤其是利用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加速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由于跨国公司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跨国公司为了应对其他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竞争,必须加快技术转移的步伐。而在湖北,较为典型的是东风汽车公司,它与法国PSA集团、日本日产、本田、韩国起亚合资、合作,为应对跨国企业的竞争,这些跨国公司加快了技术转移的步伐,东风汽车公司运用FDI技术进步效果显著。例如,二○○八年间,新产品开发项目2178项,申请专利348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授权专利358项,发明专利4项,获软件着作权5项。专利权在工业领域中占有领先地位。组织实施了982个研发项目,“东风1.5吨高机动越野车开发”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奖项的质量和数量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三)增强本土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关联投资效应。
1.政府应加强对本土企业的培育。中国长期实行外资政策,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尽管目前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已经取消,但是各地为吸引外资的优惠还在继续。这一“超国民待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但却加剧了国内和外资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抑制了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极大地削弱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每一个阶段,在日本、韩国汽车业和台湾微电子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本土化计划,还有各种鼓励的配套政策,就是通过政府这双强有力的手,将这些幼稚产业推向全世界,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正在形成。国家通过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本土企业,加强对本土企业竞争力的培育。
2.增加本地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本和R&D投入。要以“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为工作重点,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营造良好的机制和环境,培育、吸引、留住人才,尤其是跨国公司人才,人才回流,是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来源。比如,台湾发展微电子产业,就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人才,台湾德州仪器及台湾飞利浦等多家公司高管离职后,纷纷离职。我们的国家奇瑞、吉利汽车从三资企业“挖”出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人才在企业自主创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内企业必须加强研发投入,加强研发投入,提高技术能力。在此领域,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应成为该领域的成功范例。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荷兰德拉克通信科技公司、武汉长江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成立的。公司始终注重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目前已建成博士后流动站、光纤光缆制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技术实验室、光缆技术实验室、设备开发实验室、光纤应用实验室和测试中心。引进荷兰德拉克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先进技术,注重消化、吸收、创新,探索出一条振兴民族工业的成功之路。今天,它的光纤光缆产品和多种网络构建方案可以满足各行业用户的不同需求,已经在中国电信、及其他通信运营商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电力、广电、教育、国防、航天、化工、石油、医疗等行业,并且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台湾、东南亚、中东、非洲等50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