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经济论文

碳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不容忽视

时间:2022-02-22 20:18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它仍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仔细分析中国当前的贸易结构后,我们会发现这种繁荣背后的隐患。特别是在碳关税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候,这种隐患将更加暴露。因此,研究碳关税时代中国的贸易转型更为迫切。
中国贸易在碳关税时代。
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1)2009年6月26日,众议院批准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该法案规定,自2020年起,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实施贸易制裁。具体措施将表现为对不符合碳排放标准的外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以改变当前全球变暖和减排问题。目前,机电、建材、化工等高碳产业占中国出口市场的一半以上。如果征收碳关税,短期内将不可避免地对上述行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专家计算,如果按照30美元/吨的标准征收碳关税,中国进口总额将下降约0.52%,出口总额将下降约0.72%,这将拖累中国GDP下降0.021%。如果征收碳关税,碳关税标准可能超过30美元,上述数字将更高。碳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不容忽视。因此,低碳时代的研究将不容忽视。
(2)对巨大能耗的限制。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庞大人口的日常消费带来的巨大能源消耗和日益增加,这一数字从2000年的14.55亿吨稳步增长到2010年的32.5亿吨标准煤,如图1所示。这一现象在低碳经济时代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2008年中国能源报告的数据,1997年产品出口造成的直接和间接二氧化碳排放已达到2.82亿吨碳,占一次能源利用碳排放的30%以上,这意味着我们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约1/3是由于满足世界其他国家的生产和生活。这充分说明,中国巨大的能源消耗不仅与国内生活和生产消耗有关,而且与近年来中国贸易顺差的增加密切相关。在碳关税时代,这种高能耗的方式必然会严重影响中国的经贸发展。
(3)对外贸易特征的内在要求。
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外贸出口15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减少6.4%。此外,2010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4887.1亿美元,增长39.9%。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157.6亿美元,增长27.3%。加工贸易项下顺差3229亿美元,扩大22.2%。2010年中国重点商品进出口增长及占比统计数据见表1和表2。
根据上述数据和表格,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从贸易结构来看,虽然中国进出口总额巨大,但机电等高碳产业占中国进出口市场的一半出口商品中,工业成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但高科技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仍然较低。
此外,尽管近年来服务业发展迅速,但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组成中,工业成品的比例远高于服务业产品的比例。从贸易模式的角度来看,加工贸易仍然是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模式,但出口效率并不高。在我国加工贸易中,通过外商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建立的生产基地和生产环节,多属于低技术、低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度消耗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支付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和资源环境成本,我国在整个贸易价值链中获得的利益较少。
通过分析中国贸易结构和贸易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有贸易效率低、碳高。因此,碳关税的征收必然会对中国贸易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研究碳关税时代中国贸易转型的对策尤为重要。
二是在碳关税时代,我国粗放型外贸模式难以持续发展。
(1)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基于低劳动力、资源、环境等因素价格的生产成本优势上。未来,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时期,更加重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劳动力、资源、环境等基本因素的价格变化。国内因素价格的上涨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成本上升的压力和高碳关税将不可避免地使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难以继续。
(2)国际分工地位价值链和贸易摩擦的约束。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贸增长模式一直广泛。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始终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贸易量的增长大多是纯数量的增长,但效率很低。纯出口的增加使我国在初级产业中不断重复低效、高成本、低技术劳动力,并在这些行业投入了大量重要资源,导致资源产出效率低下。广泛的模式促进了我国对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进口依赖,这不仅不能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科技发展。即使在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中,它也主要从事中低端的加工和组装环节,研发也很少。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种依赖纯数量增长的贸易模式更容易引起的碳关税保护政策更容易。
(3)中国出口产品的能源短缺和资源约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密集型。同时,由于外贸的推动和优惠外商投资政策的指导,大量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密集型和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这些产业是发达国家日落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的低端加工环节,使我国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也使我国越来越依赖进口能源,如图2-2所示。因此,我国出口广泛增长越多,能源和资源消耗越多,环境破坏越严重。通过出口廉价商品、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来获得低利润,这不再符合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特别是碳关税将使这些利润更加微薄,这表明这种广泛的外贸模式不再可行。
(4)对环境成本和低碳经济的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正受到全国各地的重视。中国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是出口导向型。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上。据估计,我国每年出口的高能耗产品的能耗占国内能耗总量的1/5,污染物进口量也在增加。
简而言之,在我国出口型经济的发展中,污染排放总量大,结构性污染突出(如重化工业产业结构、煤炭能源结构等),复合污染严重。随着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依靠传统能源支持生产出口商品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在国内外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下,迫切需要积极促进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因此,这也要求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向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