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完善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制度管理工作

时间:2021-11-26 22:3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科技软实力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在社会和经济转型时期,更有效的科技运用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作为其基本构成要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质量和数量,甚至决定着一家企业乃至一国的发展。高职院校作为科技服务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孵化器,高职院校本身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对于高校的综合实力与社会影响力都有较大影响,怎样更有效地管理知识产权,建立一个更有效的管理体系,是目前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在知识时代,知识产权所能创造的社会价值日益凸显,无论对企业还是国家来说,知识产权对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当今国力的竞争中,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软实力是影响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因素,一些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被海外国家垄断,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很大负担,企业在正常生产中对相关专利产品的使用只能依靠进口,由于缺乏核心知识产权,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核心原材料需要进口,这甚至会影响到产业的发展,比如2018年上半年美国对中兴实施制裁的背后,这是对知识产权影响巨大的一个例子,芯片的知识产权就是一个例子,如果要制造属于我们国家的芯片,就有多达几百个知识产权。只有不断研究更新,才能更有效地专利并加以运用,才能避免陷入知识产权纠纷。举例来说,甲骨文公司就曾因使用知识产权而与谷歌发生法律纠纷,对双方都造成很大影响。有效地管理知识产权,对促进知识产权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我国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不够重视,对其使用过于随意,导致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屡见不鲜。但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却缺乏相应的制度和保护意识,使不少知识产权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许多具有重要应用意义的知识产权被滥用,侵权,甚至外流,被他人抢先注册,最终知识产权的拥有者陷入被动,无法合法地保存自己的知识产权和专利。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就会使我国的科技软实力受到冲击,进而影响社会经济。所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制度管理十分必要。
二是当前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制度管理存在问题。
(一)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知识产权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国家、社会、行业和高等职业院校对相关知识产权给予政策激励,吸引优秀人才投入相关技术研究和开发。然而,由于制度管理的缺失,部分学者以相关课题为依托开展知识产权研究,利用课题资源取得了研究进展,但最终其知识产权被转移到利益相关方,造成科技成果流失。据有关调查,目前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流失既有被剽窃,也有被相关研究人员化作为私,也有随相关人员流失。高职院校对于科研人员和知识产权的管理没有制度上的约束,即使知识产权被出售,学校方面也不能介入。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虽然已经有了科研部门来统筹管理,但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但科研处的职能主要是扶持科研工作,而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科研单位却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科学研究部门对知识产权管理认识不足,导致相关知识产权在制度管理上出现空白,高职院校不能及时把握相关知识产权应用价值,同样不能保护重要的知识产权,使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流失严重,制度管理失灵或失灵,使学校和国家都蒙受损失。
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不足。
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工作制度管理过程中,对于相关知识产权却没有相应的制度来实现其实际利益,第一,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只能对相关科研工作进行管理,注重发表相关论文著作,对校内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较低,科研人员在研究出相关知识产权之后,就没有更多的途径可供使用,最后,它只会转移,换来更直接的经济利益,而非研究进一步的经济利用。
与此同时,由于申请和维护知识产权和专利需要一定的经济费用,目前高职院校并未在管理体制上构建保护基金,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只能依靠个人,而研发创造知识产权的过程和维持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由于学校方面没有相应的经费支持,因此,对知识产权的投入成本太高,对科研人员来说,这一项投入成本太高,对科研人员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样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研究的热情,即使已研发出相关的知识产权专利,最后,知识产权也不申报,知识产权仅停留在研究开发阶段,并未转化为实际经济成果。
三是完善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制度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目前高职高专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中,知识产权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主要原因是对知识产权管理没有形成明确的制度管理,使研究人员在研发相关专利的过程中没有对知识产权进行相应的管理。为此,在完善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制度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成立知识产权管理小组,整合全校范围内的知识产权研究成果,配备专业人员对知识产权的应用和开发进行管理,承担高职院校日常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与传统科学研究不同的是,知识产权管理不能像以往那样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而是要把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人员配置为目标,高职院校可聘请具有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的相关专业人才负责学校目前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邀请对知识产权管理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专家在校内与负责知识产权管理的部门领导担任,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效力。与此同时,对相关产出知识产权的科研人员,学校方面应给予相应的科研奖励,改变以学术论文建设为主的激励方式,在高职院校逐步形成重视科技专利研究的技术创新氛围。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激励机制建设,一方面可以激发科研人员研发知识产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部分知识产权申报和维护的资金支出问题。
完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机制。
确立对知识产权的制度管理,归根结底在于提高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促进其成果的转化,这也是推动知识产权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体系。针对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国的OTL模式,即在于科研人员达成协议后,OTL的管理费用占OTL的15%,而余下部分作为纯收入作为后续分配收入。在相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领导下,负责相关知识产权的对外转化,提高知识产权转化效率。另外,还需要对相关研究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树立起对知识产权成果进行转化的意识,促使高职院校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和应用。
四,结论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知识产权制度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缺少相应的制度体系,没有相应的管理体制和管理部门,知识产权流失问题十分突出,成果转化滞后等问题时有发生。为此,应从高校方面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制度管理,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的转化,以促进知识产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