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古今哲人对人性善恶有不同看法
时间:2021-12-13 13:08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古今哲人对人性善恶有不同看法。徐复观先生曾说过:“人性论不只是一种思想,而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主体地位,而且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原则、动力。[1]这一论断在中国影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儒家思想的走向。第一种观点是,孔子对“万圣”只说“性相似,相通相生”,后来孟子与荀子发生矛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变迁,丰富了儒学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汉朝以后,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孔孟儒学受到统治者的重视,逐渐成为主流,荀子的思想也越来越边缘化,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更多人推崇性善论。当今高速发展的物质世界,我们要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其实人性本恶与善已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充分认识到,不管本性如何,只要我们能透过后天环境的规范,教育、完善,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才是最有意义的。
一,孟荀人性善与恶。
孟子与荀子在人性的归宿上基本一致。孟子言:“凡凡能为尧舜者,只要志存高远,能尽己所能”(《告子章下》),每个人都能有所成就;荀子说:“涂之人能为禹(《荀子.性恶》),认为只要受教育,行仁义之事,每个人都可以像大禹一样成为圣人。因此,他们都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弥补后天环境中的先天缺陷,并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而成为贤人,但是两者在人性的起点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分歧。
孟子“性之善”,就是指“善”的本源、“善”的潜藏。人类生来就有“善的一面”,也就是“怜悯之心,仁者之心;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言辞让之心,也是如此。(《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这种“四心”是善的开始,但并非一切,要使自己的良知充分发挥,还得不断扩大。而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不断扩张以实现善,如若实行则可靠此保有天下,如若没有那连养父母都难。因此,最多只能是潜在的“良方”,能否转化为善,关键在后期培育。可以推论,孟子认为,四端之心与行善行为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即“先王有不忍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也有体现,由此可见,四端之心对推动善行发生具有直接作用,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这一必然性的关系表明,人并非具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而是天生具有向善求善的能力,这就是人类的本性,而非人类的本性。
再次是荀子的性恶说。在《性恶篇》的开头,荀子说:人的天性,一生都有爱财之心,若依此人性,如此争夺战夺夺产生,推辞谦让消失;一生下来就有妒恨之心,如果依附这一人性,如此冷酷地生发,忠诚守信消失;一生下来,渴望耳目,喜欢音乐和美丽,若顺从这一人性,那淫荡的混乱生产和礼义法制将不复存在。因此,面对这一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如孟子所说的四端之心对推进善行的必然性,则“从人的性,顺人之情”,必然会出现纷争,甚至最终将以暴行为目的的四端之心,对此,也是一种必然。那么孟子所说的“君子之学,其性善”应该怎么解释?荀子说:“人不可学,不可事,故谓性欲;若学而能,有能力,可以事而有之,谓之伪。”可以说,荀子认为,孟子之所以把人性的善恶归结为对“性”与“伪”的区分。性爱”不需要学习,也不需要后天的努力,与“伪”正好相反。因此,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一种关于人性的质疑,并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人性恶”这一观点。这就是“人性恶,其善的伪善”(《荀子.性恶篇》)
二、人性善与恶的现实意义。
首先,人性善恶的区分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仁爱赋予我们中华文化深刻的人文情怀,让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永存。而对善的推崇,也影响到现代社会政治法制建设与文明秩序的建立。人类的本性是邪恶的,“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或具体一点说是“欲望”。人类因自身渴望或需要某些事物而进行竞争等活动行为,从本源论的观点来看是没有错的,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也符合达尔文进化论。在我们真正思考人性善与恶的时候,也是自我心灵的拷问。事实上,人性是好是坏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全心全意为善。能用自己的行动,把伟大的中国梦放在心中,把国家的复兴和民族大义扛在肩上,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祖国增添砖瓦。
二是人性善恶的辨析有助于构建法治社会。作为公民和国家机构行使权力的准绳,法治的存在就是对权力的肆意运用,就是要把“性”作为基本理念,对人们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但是法治的深层次动因是“人之善”,法的许多要求是由人性善的要求演化而成的,若天下人人为善,则法律是次要的,如果人人自省、互相监督,那么就没有必要用外部规范和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仁爱之善,使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呈现出人文主义的倾向,这种人性化并非按人的欲望随意修改法律,亦非雇主以善意、善意代替法律的条例,而是以合法方式处理事务[2]。因此,让道德和法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用道德洗刷心灵,让法律为善提供保障。
其三,人性善恶的区分有利于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任何教育理论与实践都离不开对人性的探究。而且教育要发挥积极的作用,那么更具体的教育就必须从人的需要入手来分析人性。人是主体,教育发展要解放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性。第一,不能把教师的需求当作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求是其彩色人性世界的反映,只有正视学生的需求,才能帮助学生建构真、善、美,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健康成长。若长时间不理睬学生的需要,那就会激化矛盾,变相地促使学生成为“人性恶”者[3]。肯定不是要满足学生的一切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人性,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需要,对不合理的部分要进行引导。惟有如此,教育的功能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是人性善恶的区分,成就了社会大家庭。大自然千姿百态的动物性和习性相似,为什麽才能与人类“性相似,习相远”,究其本质,是因为人类自己创造的人文环境不同。人性的主体是“人”,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物种”,它会语言、思考,并拥有自己独特的社交网络和社会环境,是与动物、植物等其他生命体不同的存在。马克斯曾经说过:“本质并非单个个体所固有的抽象事物,就其现实性而言,它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是具体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点。个人是个人,不能以独立的个人存在,必须与他人建立联系,产生联系,建立共同体,融入和谐的社会大家庭,从而使自己得到发展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