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传统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
时间:2022-01-04 18:03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一、项目与分层教学的含义。
最显著的特征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改变了过去的“老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完全或部分独立地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典型教学方法。
层次化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与“潜能”倾向将学生科学地划分为若干水平相近的小组,区别对待;通过适当的层次策略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这些群体才能更好地发展和提高;也称为分组,能力分组,以智力测验成绩和学习成绩为依据,教师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等级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让每一级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学习目的,并使优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有“物”可食、可消化,使低级生逐步走向高级,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
课题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事实上,分层教学更具普遍性,与现代计算机教学中的项目教学并非一对对。将这两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分层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
1.课程层次结构。
合理划分学生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电脑课在每一章做专题讲课之前,结合本章节的知识点,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综合学生基础、平时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将班内学生分层,一般情况下分为A,C三个组。对分出小组的同学,要做好思想工作,确保学生根据自己的情绪舒畅地根据自己的水平投入项目学习。
通过一章或一段的学习,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变化,对各层次的学生做出适当的调整。
2.多层次的项目教学内容。
“项目”的设计要注意学生的特征和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基础、认知能力、兴趣等。进行设计时,应始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每个项目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项目,即“项目内容”要有分层。要根据知识发展的规律和难度,将本章节内容分为难度等级,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每个项目围绕着中心知识点,低、中、高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项目。该设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像力,并让学生有一种完成项目的成就感。
3.项目教学目标的分层。
等级划分后,应以项目教学内容为依据,根据项目知识结构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分别设定三个等级目标:A组完成低等目标,B组完成中等目标,C组完成高级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来选择要达到的目标。对低级学生,教师应积极启发、及时指导,努力在课下完成高水平的项目内容,鼓励其向更高水平发展。
4.对项目影响的评价分层。
教育评估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精神状态,同时产生前进的动力。对此,在分层次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表现进行评价。如果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发展已经达到预期的目标,则给予肯定性评价。因此,在项目评价上也要分层,同一项目分A、B、C级,也可用同一类项目,衡量分级的标准层次,B组学生“良”甲组学生可能是“好”,具体情况视具体情况而定。
总之,将传统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落实到职业教育计算机项目教学中,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基于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性,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因人制宜。以不同水平的学生为对象,完成不同级别的“项目”,让各层次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这样,就可以避免学习能力不强的尴尬局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深入地了解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全方位、多角度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