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小学生音乐识读乐谱的常用策略
时间:2022-01-19 21:25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识读乐谱》属于音乐课程内容的表现领域。音乐谱系是记录音乐的符号,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工具。初中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中要掌握一定的读谱能力,为以后的音乐欣赏、表演和创作打下基础。
一、小学音乐课常用的“识乐谱”教学策略。
读谱教学,在小学阶段,应拒绝过分专业化的讲授和枯燥的训练,但不可淡化识读乐谱的教养意识,或将识读乐谱与音乐美学相对立。恰当的作法是要讲究方法、策略,引导学生有所涉猎,既要把音乐课程中固有的形象性、美观性等特征恰到好处地突出,又要兼顾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
读谱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学生音乐听觉知觉,引导和组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小学生音乐识读乐谱的常用策略包括:随曲谱、听视唱结合、分解学习、变序学习、动趣学等。
随曲谱学策略,就是将识谱教学融入听与模唱中,让学生在音响的刺激下感受音乐,一边体验、一边谱曲,两者相结合,相得益彰。如此,就可以避免谱学教学中的机械性、单调性和孤立性,但这种方法更适合于单纯的曲式,而仅有一、两小节更复杂的乐句。
结合听唱策略,通过对音阶、音位、节拍乐段的重复变化等练习,锻炼学生对乐谱的观察能力。例如,对“唱名意识”的培养,保质保量、持之以恒地组织学生进行“唱名模唱”、“唱名唱”的训练,可使“唱名音程感”得到锻炼和培养,使学生的听觉反应变得敏锐、准确,从而有效地提高识谱与视唱能力。
解读法,顾名思义就是把读谱分成两个关键,第一个步骤是对节奏的认识,第二个步骤是对音位的认知。学生视唱一个句子时,可以按以下顺序进行具体操作:学生先读其韵律,再认出主音。对音位的认知可采用“字母辅助”法:将唱名母标注在每个音符上,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字母的标注量也随之减少;最后,指导学生整体合唱团和读写。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这种学习策略的好处是对知识点进行分解,从而减少识唱的难度,使学生获得成功经验,提高学习兴趣,保持阅读的热情和动力。
可变性序列学习策略,也就是根据识谱能力、乐谱的难度,灵活转换识谱程序。例如,先学歌,在此基础上再讲授谱学;或提前解决困难,尔后开展识谱教学;当然,也可以把打乱乐句的排列顺序,从中随意选择几节乐谱,指导学生听辨后进行排序。
“趣味相伴”策略,代表谱学教学的一个方向,体现了谱学教学的一个原则。它的宗旨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地处理和创新教材,赋予教材以趣味。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习惯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四种辅助作用,培养学生识谱能力:一是借助于柯尔文手势,二是借助图谱、表法、游戏、律动、音乐创编、器乐。科学地运用以上方法,能使学生树立音高概念,感知节奏和音高,使识记音乐的记号、识读曲谱的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改进和优化小学音乐课程的“识读乐谱”策略教学。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唱名意识”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唱名音程感”,要善于组织学生用心听音乐,认真观察谱面,并轻声哼唱旋律,培养学生对唱名的感觉。从而突显读谱教学的要害,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生气。例如,教书《踏雪寻梅》,作者先放《铃儿响叮当》给学生听,“叮叮当”铃声部分的乐曲瞬间吸引他们,引起注意。然后,再播放《踏雪寻梅》歌曲中的铃声部分,并用课件呈现乐谱,借此机会引导学生跟随钢琴视唱曲谱。通过这种教学活动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听觉与视觉,锻炼歌唱的发音能力,歌唱的音程感和对比辨析能力。
(二)加强学生对韵律感的体验,培养音位知觉。
认读乐谱的重点应该放在韵律和旋律上,而对旋律的识别则要把握好音位这一难点。韵律就是旋律的骨骼,音乐的灵魂。教师要把寓教于乐的韵律训练在学生喜爱的游戏中,以游戏激发兴趣,以实践促发展;要注重把节奏的难点分散开来,一步一步地解决,促进学生的节奏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节奏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节奏。歌唱、视唱、念歌、念歌前,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做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感想。
(三)分解和化简的节奏难点,促进感知和把握。
在歌曲教学中,有些节奏比较困难,学生往往把握不好,造成歌唱不准,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等。老师要先将其转化为常用的简单韵律,尔后再逐渐过渡到原节奏,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分解和简化难度,促进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掌握。如“小蚂蚁搬大山”,是一种变化式的练习,教学中配有生动的歌谣,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朗诵就容易得多。因此,教师要善于激活已有经验的学生,适当地编写教材,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利用音乐活动,促进学生对乐谱的了解,提高读谱水平。
引导学生学习谱曲,以使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对此,教师应从音乐自身的特点和教学实践出发,促进各器官之间的联系,进行韵律和音位的分解训练。在培训过程中,一要注重兴趣的激发,二要注意情境的营造。教师要注意适当降低读谱难度,借助于趣味活动、游戏、表演等方式,促进对乐谱的感知、感悟和把握,赋予读谱训练的活力和美感。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听音高的应用,编写乐谱、视唱歌、律动等游戏创设情境,以驱除陌生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唱准音高,熟悉唱名;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节奏,加强力度。为以后的谱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识读乐谱》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谱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提高乐谱识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