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程颐与朱熹之“知行合一”
时间:2022-01-19 21:33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一、知行合一的思想渊源。
任一思想理论.学说主张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历史与现实基础。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一对范畴,知和行也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就知行关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在对前人知行观的批判继承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其独特的理论来源。
程颐与朱熹之“知行”
程朱一派理想主义理性主义理学的奠基人,程朱主张“重知轻行”,其格物致知论则认为“先知后说”,完全排斥了行。第一个,程颐强调“知”是行的“本”,“知”决定“行”,“行”是从“知”衍生出来的。第二、程颐认为行之所以能行,是以知为本;并认为“行”要靠“知”,程颐又提出了“知而不能行,知之甚少”的观点。与此同时,程颐更强调知行的统一,更强调知行统一是第一要务,他并没有否定知与行的必然联系,更强调知行的统一,将“知”当作第一要务。与此同时,他又认为知而不能行,只是没有真理。
作为理想主义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强调“重行轻知”,充分发挥了程颐“知己知彼”的思想,“知行合一”的思想,全面论证了“知行合一”。在朱熹看来,知性永远是主宰的,而知性则是“行”与“行”的关系。与此同时,朱熹并不赞同程颐所主张的知难而退的观点,而是提出了“知难而退”说。朱熹一方面明确指出:“知若只是“纸上谈兵”而不实践,而非“知”,即非“真知”,“行”亦非“行”。而朱熹则主张心、理在自身中的统一,并以知、行相统一,从而证实,朱熹纠正了程颐“不为己用”的倾向,更注意到了知行相互依存、促进的关系。
2.王阳明扬弃程朱知行观。
知行合一说从萌芽状态中发展和壮大,是以程朱“知先行后”说为基础的,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首先,“知行合一”是对知行合一说的排除性;程朱“理学”以“理”为出发点,主张知前序不可颠倒,朱熹主张“先明后明”,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统一的,王阳明将知行合二为一地理解为由本然之知到行,而“行”与“知”的双重转换过程,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朱熹“离行”的哲学倾向。
而“知行合一”则是程朱对知行观的借鉴。程颐的“行”思想强调“知”,强调“知”的决定性作用,认为“知”是“知”的必由之路。“知”是“行”。在强调知而不能行并非因为知无不言,而是这一“知”不是“真知”,如果它知道了,就一定能做到。而王阳明则将这一思想全盘发挥,又将行融于知中,实现人的“良知”即主观意念的“知行合一”。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从中汲取精华。
总而言之,王阳明正是看到了知与行的相互依存,并将其吸收、整合,进而建构自己的“知行合一”说。很明显,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就是程朱知行观的改造,改造中有删减,也有吸取。
三、知行合一的基本内容。
1.心即理
而王阳明倡导的“心即理”,正是在肯定本心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理并非来自外部,而是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是一件事的具体表达方式,而“心即理”则是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的具体思想,认为知行合一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的表现,在“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实于我们的心灵,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在这个句子里也有体现。把心身的良心称为「知觉」,所谓良知则藉由具体客观的事物或行动来表现,这一过程叫做「行」。知行应当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统一的,也就是这样,知行合就发展成“知行合一”。
2.致良知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统一就是知行合一,而行是知行合一,而行则是对道德的践踏。而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整体性思想,则是指道德自觉和道德践踏之间相互统一,达到善除恶的境界。“知是行,行是行,意在说明道德是人们对行为和实践的指导思想,是按照道德的标准来实现的。王阳明认为,良心不可能没有行的作用,而自觉行则可以达到真。这种心理系统在阳明的整个心学体系中有较深层次的含义,通过道德引导而产生的一系列意识活动是行为的起点,与道德规范所提出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是完成“良知”的过程。道德观是指导人类行为的思想,根据道德需要的条件去实践和行动,是实现良知的有效途径。
3.知行统一。
王先生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可分离。在德育方面,王阳明力图反对道德教育中的知行脱节和“知而不能”,强调将一切道德归为个人的自觉行为,这具有积极意义。道德感、道德感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如果不采取行动,就是真理。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重要内容。祂已经用行道与知道的关系来说明这个问题。王阳明认为知行并进、行能促知、走出一段方知一段是行能促知、走错路,有疑问时就走,是知促行,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并非远离尘世、孤寂,而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命题,整个“知行合一”的思想体系已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