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时间:2022-07-30 22:1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现阶段,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正在创新教学方法,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只注重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要作用。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必要的,其中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方式。通过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让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1]。
首先,安排预习任务,让学生思考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建立需要老师的监督。老师可以为学生安排预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准备几个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回答。你也可以在每节课后安排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抛出两三个问题,让学生在书中找到答案。比如在讲解函数问题时,让学生先预习什么是函数,函数和生活有什么联系。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在课堂上,可以随机选择几个学生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同时,教师不仅要局限于教科书,还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例如,在学习三维几何表面积和体积时,学生可以观察生活中的三维图形,让学生独立思考,推导公式,加深印象[2]。另一个例子是,在学习椭圆时,学生可以思考它和圆的知识有哪些重复的知识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的学习意识,也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在预览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问题。通过提前了解自己的弱点,学生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效率。
二是营造民主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提问
我们知道,教学最重要的过程是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可以更直接地交流,所以我们应该继续在课堂上发扬这种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在这种氛围的帮助下,学生更愿意提出自己的问题。创造这种民主氛围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解释高中数学问题,特别是在证明问题时,经常出现多解决问题。此时,如果老师只解释其中一种方法,它将不可避免地限制学生的思维。如果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老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不仅建立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以更轻松的心情加入课堂氛围。小组讨论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回答问题,鼓励其他学生提问,激活课堂气氛。除了小组讨论的形式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学生在讲台上讲课的方式,让学生提问,其余学生思考,多种教学形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民主、宽松、自由,学生的个人想法可以表达更多,学生的学习价值可以实现[3]。
三、及时回答问题,适当延伸
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然而,主导作用并不是过去的主导作用。“填鸭式”教学,但适当的答案,注重思考。例如,在解决以下数学问题时:已知方程。x2+2x+1=k,讨论k取什么值,方程解的数量。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会根据方程的解决方案直接回答,这其实违背了提问者的初衷。这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用函数的思想来回答,把方程的解作为函数f(x)=x2+2x+1和常函数g(x)=k使用图像法来回答交点。分类讨论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过程g(x)=k作为一条直线思考[4]。通过这种回答方式,学生会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问题。
此外,教师要经常在课堂上问学生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这样有利于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不足,纠正学生理解不足的地方,及时补充,更有利于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每道题讲解完成后,教师也可以适当延伸,更好地将所学的解题方法应用到其他问题中,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老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的问题意识会逐渐增强。同时,教师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教学不足,及时纠正。这就是所谓的教学优势。
综上所述,在高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靠老师讲课,还要靠学生对自己面临的问题的思考。只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学习过程才能有效。因此,只有培养问题意识,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