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B-PBL教学方法
时间:2023-04-12 23:21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1.B-PBL教学方法
床边PBL简称“以真实病例为模式”B-PBL”———BedsidePBL。简单地说,“B-PBL“依托教学医院的医疗资源,由教师组成(tutor)选择病房的真实病例,学生在病床边完成病例,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分阶段完成“提问、查找信息、讨论”,最后根据病人的治疗结果进行总结。
1.1教学对象
学制不限,可以是刚刚进入医学专业完成通识教育的医学生,也可以是完成医学理论课程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甚至是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的年轻医生。
1.2教学规模
与传统的PBL教学类似,一般由1名教师和5名教师组成-由8名学生组成。小组中有主席、记录员等分别履行组织和记录职责。
1.3教学课时
学时不固定。教学课时可根据病案的复杂程度、病情的进展和病程的长短灵活安排,短则2-3次完成,每次1次-3小时,长则4-完成5次,完全由老师控制,但次数不宜过多。
1.4教学地点
床边与教室相结合,自由穿插,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可随时回到病床边补充资料,了解病情变化。
1.5教学步骤
选择病例。教师选择合适的病例,即确定病人,这是教学方法的关键,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的教学效果,可以是典型病例、复杂病例或疑难病例。同时,尽量选择合作程度较好的患者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早期阶段做大量的工作,并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以确保教学的顺利完成。完成案例的第一部分并讨论。学生来到选定病人的床边,模拟住院医生,亲自收集病史并进行体检,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辅助检查项目提供现有的检查结果,完成案件的第一部分。然后,根据这部分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分析案例,提出下一步需要进行的问题和辅助检查,然后主席分配任务,课后查找信息。完成案例的第二部分并进行讨论。几天后,进行了第二次讨论。首先,学生分别回答上一部分留下的问题,老师可以做出适当的评论和鼓励。随后,小组师生再次来到患者床边,了解病情变化、治疗进展、最新辅助检查,甚至根据病情需要增加胸部穿刺、腹部穿刺、腰部穿刺、后穹窿穿刺等重要常见的操作示范,完成病例的第二部分。然后,再次“分析、提问、寻找信息”,给出可能的诊断,并列出治疗方案。如果病情复杂,病程延误,也可以按照上述模式进行第三次甚至第四次讨论,并补充案例使其完整,但讨论次数不宜过多。总结。可采用多种总结形式。教师可以完全总结,也可以由学生(主席)自己总结,表达与病例实际诊断和治疗计划的不同意见,也可以由不同观点的学生分为两组甚至三组自由辩论,最后由教师适当总结和总结,各种形式不同。评价。类似于传统的PBL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对所选案例的评价、学生对教师表现的评价、教师对案例选择的自我评价以及教师对每个学生表现的评价。撰写病案。最后,根据整个案例,老师甚至鼓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一个完整的PBL案例,作为宝贵的信息,最终建立一个PBL案例数据库。
2意义
该模式的教学过程和本质与传统的PBL教学一脉相承,创新了其诸多局限性,是一种全新的PBL教学模式,适合我国医学教育现状,能够培养出真正适应未来临床工作的“准医生”。它不需要教材,使每一个临床病例都能作为PBL案例,彻底解决了PBL案例不足、易重复的瓶颈,使案例源源不断、永不重复;将医学临床诊疗思维、体检操作技能、医患沟通、病史采集、医学人文等内容融入PBL教学,弥补了传统PBL教学的不足和局限性,使教学过程更加立体生动;它的形式灵活多变,永不重复,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有效改变当前PBL教学的“模式化”、“程序化”的现状提高了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难点
病例的选择。也就是说,病人的选择,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总是围绕着真正的病人,而不是传统的PBL案例可以给主人公各种不同的症状、体征和治疗结果,因此,病人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满足“疾病需要具有代表性和一定的混乱”、“患者配合度较好”等条件。教师的角色。与传统的PBL教学一样,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合格的作用,引导学生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他们既不能过度干预和控制学生的学习和讨论过程,也不能让学生发挥作用,偏离学习方向。由于该模式增加了医患沟通、操作示范等内容,教学安排灵活,完全由教师控制,对教师的要求无疑更高。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贯穿医学人文教育。许多研究证实了这一要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5]。课程安排。这种模式的课时安排非常灵活,不能像以前那样在学期开始时制定固定详细的教学日历安排。因此,医学院、教师和学生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合作,才能顺利进行。
4结语
目前,全国许多医学院校正在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或改进PBL教学,以寻找最合适的新型PBL教学模式,不仅取传统PBL的精髓,而且符合中国医学教育的真相,B-PBL是在此前提下进行的探索和创新。目前,该模式已在医院妇产科试行。当然,最终的成功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