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
孔雀鱼养殖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时间:2022-03-28 21:33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数:
孔雀鱼起源于委内瑞拉、西印度群岛等。它是一种小型杂食性热带淡水观赏鱼。它的个体娇小,色彩丰富多彩。雌性和雄性的体型和颜色差别很大。雄性鱼体长4-5厘米,颜色鲜艳,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等颜色,但体型比雌性鱼瘦;雌性鱼体型强壮,个体长7厘米以上。其显著特点是肛门前有胎斑,其身体颜色比雄性鱼暗。孔雀鱼是一种相对容易繁殖的淡水观赏鱼。繁殖周期短,价格合适。它涵盖了高、中、低档品种。因此,它受到养鱼爱好者的青睐,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结合近年来孔雀鱼养殖经验,笔者总结了养殖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如下:
一是合理设置放养密度,营造养殖环境。
孔雀鱼体积小,具有一定的耐污染性。应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以免影响其生长。规格为25cm×20cm×20cm的水族馆可在1个月内放养60条体长为1-2cm的孔雀鱼;2个月内30条尾巴;4个月以上的孔雀鱼数量可减半。水族馆应配备温度控制装置、过滤设施和设备、充氧设备和照明设备。孔雀鱼的水族馆应根据个人消费能力购买。一般来说,60cm×45cm×50cm(长×宽×高)玻璃缸是合适的。放置时,应避免门附近或人员活动频繁的位置,避免阳光直射,避免藻类大面积繁殖。
二是配备温控设施,加强水质调控。
孔雀鱼适应性强,对水质要求不严格,能承受脏水质,如弱碱性,养殖水一般采用自来水或井水,使用前4-6天可投入使用。孔雀鱼生长的最佳水温为22-26℃,不得低于18℃。当水温高于29-30℃时,会加速其老化。因此,水族馆应配备温度控制加热棒,以保持水温恒定。
三、定期定量饲料喂养,注意荤素搭配。
孔雀鱼属于肉食性杂食性鱼类。在幼鱼期,丰年虾的无节幼体一般效果良好。它也可以被喂成碎片饲料、蛋黄浆和其他鱼饵;喂食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方法。喂食后,应及时清除剩余的鱼饵。正常情况下,孔雀鱼仔鱼出生20天后可进行雌雄分辨;在60天内,鱼饵一般以高蛋白鱼饵为主;60天后,可以喂养水蚤、红线虫、丰年虾和人工饲料。喂食时,注意多次喂食,定期定量喂食,确保5分钟内完全喂食;同时,注意鱼饵的肉类和蔬菜搭配,防止孔雀鱼营养吸收不全面,影响亲鱼的生长发育。鱼饵的喂食量一般控制在鱼体重的3%左右。
四、控制光强,增加体色。
光对孔雀鱼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其明亮的体色。在黑暗条件下,孔雀鱼表现出抑郁、活力不强、食欲不振和暗淡的颜色。因此,在育种过程中,应合理控制光强,确保每天的光照时间超过8小时。此外,罗青平等人对孔雀鱼幼苗的研究发现,孔雀鱼幼苗对蓝绿光有明显的趋光性,在红黄光中表现出避光性。当光强范围为1500-2000lx时,有利于孔雀鱼的繁殖和幼苗生长,使孔雀鱼的颜色更加绚丽多彩。
五是加强日常检查管理,加强疾病防控。
在孔雀鱼养殖过程中,应注意日常检查和管理。在日常检查中,首先要注意水族馆的水质,是否损坏;第二,要注意观察孔雀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如果发现鱼体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对症解决。1.白点病。这种疾病是由于原生动物侵入鱼的皮肤和鳃。昆虫有马蹄形大核。当鱼体感染发生时,身体表面有许多白点。这是观赏鱼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病原体是多种瓜虫。孔雀鱼感染瓜虫后,体表粘液增加,体型逐渐减轻,表现出游泳缓慢、经常浮在水面上等症状。该病具有传染性快、危害大的特点,一般由水质损坏引起。在治疗过程中,可利用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将水温提高到30℃,杀死瓜虫,或用盐洗澡,在4.5升水中加1汤匙盐至5%左右。该病是由鱼体损伤引起的,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养殖管理,避免鱼体碰撞造成的身体损伤。孔雀鱼感染后,感染部位呈灰白色,像棉絮状菌丝。同时,病鱼表现出不耐烦和食欲不振。在治疗过程中,浓度为2mg/L的高锰酸钾溶液可与浓度为1%的盐水混合,浸泡病鱼,每次浸泡20-30分钟即可达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