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
贵州畜产品养殖规模扩大的问题
时间:2022-06-30 21:20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数:
1.贵州省畜产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为尽快完成2020年全国同步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我省将畜产品养殖作为扶贫的重要手段,加大了畜禽产品养殖投入。但在养殖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我省专业养殖人员不足,兽医队伍不足。二.我省标准化养殖场较少,畜禽养殖生产模式仍为70~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增加了从源头上监管畜禽产品的难度。三.我省县区监管薄弱。由于地方事务多,从事畜产品安全监管的人少,畜产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应对问题的能力。四.在畜产品运输过程中,由于属于两个单位,监管难以协调,畜禽运输车辆缺乏一套有效的管理标准,在流通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畜产品安全监管隐患。五.我省畜产品检测力量薄弱。虽然近年来我省引进了大量的设备和人才,但仍有部分区县尚未取得畜产品检测资质,使得这些区县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建立贵州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加强监督,明确职责,形成共同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2)加强地方法律建设。虽然近年来国务院出台了许多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但地方政府并没有根据自己的省情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使得一些地方的监管主体责任不明确,监督检查不到位。(3)畜过检验机构的技术支持,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4)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体系,通过标准化养殖规范畜禽产品生产养殖过程中兽药和饲料的使用,严格执行标准规定的休药期,从源头上减少疾病危害和环境污染,通过建立养殖档案可追溯畜禽产品养殖中使用的药物。(5)加强畜禽产品运输车辆管理,建立畜禽产品运输车辆标准体系,减少运输过程中畜禽产品的污染。(6)完善市场监管,建立农贸市场准入机制,无有效检验检疫证明不得销售。(7)加快畜禽养殖和监督人才培养建设,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引导畜禽养殖向质量保证转变。(8)严格执行畜产品追溯制度。通过家禽产品可追溯性系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通过可追溯性系统,迫使畜产品生产者提高畜产品的安全质量。随着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建立,利用大数据技术,畜产品制造商可以使用.产地.批次追查,最终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可查询生产记录.跟踪产品流向”。
畜禽养殖业作为贵州省扶贫的支柱产业之一,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贵州省该行业的健康发展。畜禽养殖不仅是解决贵州省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产业,也是摆脱贫困、致富、走向小康社会的希望。因此,畜禽产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不仅是贵州省畜禽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2020年我省脱贫脱帽的有力保障。虽然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随着国家和省政府的重视,各项保障措施的稳步推进和完善,贵州省畜产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