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农业论文

我国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时间:2022-10-16 23:05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数:

我国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1.1研发现状
从我国专门从事农业研究的机构数量来看,目前只有1400多家,比改革开放初期的500多家机构增长了近3倍。然而,目前科研机构数量众多,机构人员人员和重叠,导致数据扭曲。近年来,我们还发现,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国内投资逐年增加,其中大部分由政府主导和负责。虽然投资增加了,但总体情况仍然很低。从国内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尝试改革当前的科研体系,政府将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抛向市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1.2传播现状
中国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传播,形成了五层技术传播体系,主要以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管理站、土壤肥料技术站、植物保护技术站为主体。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对上述主体的关注逐年减少。近年来,基层县、乡镇农业技术、种子、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机构几乎名存实亡,人员全部转移开展其他工作,导致当前技术沟通渠道不畅通、沟通手段、方式、信息内容严重脱离科技前沿和生产需求。同时,由于国家投资减少,资金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员工流失、人才短缺、质量普遍较低。
1.3教育现状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许多高校面临着生存压力和忧患。现实迫使他们向综合性、多学科的大学发展,导致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资源受到挤压。然而,随着农业发展的多元化,农业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迈进的步伐也促进了农业科学的综合发展。就农业高等教育而言,主要存在一些学科不完善、机构不完善的情况。总的来说,缺乏世界性的农业科学家和创新团队,难以承担国家重大农业项目的研究和创新成果的产出。
1.4企业现状
就目前国外农业科研企业的研究而言,我国主要有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公司从事农业科研。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借鉴、吸收、应用等方式,将更多的人、财、物投入到研发中,开发产品。由于农业发展周期长、投资大、风险不可控等原因,风险资金进入少,企业难以生存。然而,仍有一些人才关注度高、资金密度高的企业。由于绿色农业的特点,科技创新型农业企业的资金需求通常是传统农业的30倍以上,这也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1.5政策现状
在政策方面,主要分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减少农业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农业收入分配确定性、减少科技创新不确定性的法律法规。从具体法律政策来看,可分为《人类环境宣言》、《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公约、《环境保护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法》等法律法规、《星火计划》、《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科研单位技术转化免征营业税》等政策措施。上述政策反映了中国利用科技手段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态度,但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22我国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是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系统行为。本次会议将从各参与者的角度探讨我国绿色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缺乏创新能力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是多元化主体参与的,但目前政府公共机构的创新能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条件差,激励力度不够大,导致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机构的吸引力远远落后于政府、高校、企业等机构。而且,我国农业在科技贡献率中从未发挥过主要作用。
2.2人才资源匮乏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扩大,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对人才的吸引力逐年下降。从全国角度看,虽然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比例在增加,各行业高端人才也开始涉足农业发展,但总体比例较低。毕竟,农业科技创新的工作条件相对困难,创新激励不如金融等行业,导致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机构的吸引力不如大学、政府等机构。
2.3.资金后劲不足
由于绿色农业投资大、风险高、回报高的特点,企业恢复成本的时间周期较长。对人才、信息、营销等方面的资本需求较大,农业企业参与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本压力较大。国家在资本投资、税收审计、财政支持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不完善,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科技研发资金,降低了企业的科研动力。
2.4.创新体制不畅
由于机制不畅,我国存在科研脱离现实、创新成果无用、各部门之前无法沟通等问题。目前,高校和研究机构几乎处于封闭状态。科研人员热衷于争取国家课题,撰写脱离实际的论文,为自己的职称评定增添砝码。然而,企业不愿意邀请高校和机构的科研人员参与自己的农业科技创新。高校获得科研项目后,企业无法加入,共同获得项目经费的支持。农民完全被排除在农业科技创新之外,只能通过自己能接触到的商业广告获得最新的农业发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