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
覆盖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
时间:2023-02-06 23:22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数:
如今,农田生产越来越依赖化学手段来预防疾病和去除杂草。它不仅省力省力,而且破坏了周围环境。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使生态环境恶化,植物具有抗病性,农产品质量也在下降。因此,采取绿色环保的有效农业措施,防病增产,改善生态环境微循环,值得大力推广。
1有机肥高温堆肥
有机肥的来源非常广泛,但秸秆、落叶、干草、绿肥等都夹杂着大量的杂草和病株。因此,在农田高温堆放后,可以有效增加田基肥的生产,杀灭杂草和病原体,安全有效。具体做法如下:选择沟洼地,也可以根据需要挖地。先铺一层10厘米左右厚的秸秆,再铺20厘米左右厚度的秸秆、杂草,浇适量水,撒1%~2%的熟石灰覆盖了大约10厘米的动物粪便。这样,堆高约2米,最后用厚塑料布密封。堆内温度逐天升高,最高温度约70℃。夏天1~2个月、冬天2~在三个月内,杂草和堆积中的作物病原菌可以被完全杀死。
2粮肥间作,以地养地养地
粮肥间作为增加绿肥、节约底肥、培养地力、降低成本的有效技术。在太原市所辖六县区取一个玉米试验区,设立宽窄行,宽行0.8m,窄行0.47m,8月中下旬在玉米宽行中隔行种植油菜籽或越冬绿肥羊毛。玉米收获后,犁地灭茬。次年4月,油菜籽或羊毛用铲子镇压,灌水蓄水,因地审再次点播当地合适的抗病玉米品种。从小区通风条件来看,间作玉米地的风速流动性优于轮作玉米地。距地面50cm的风速应高于0.6m/s,100cm高于0.5m/s,底部渗透性越高,大大提高了玉米植物的抗病性和抗病性。从地力角度看,有机质的增加促进了土壤颗粒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土壤的孔隙度,降低了土壤的体重,进一步提高了土壤的水分,有利于生物活动,提高了土壤的蓄水能力。
3覆盖地膜
覆盖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地面温度,保持地面水分,减少水分蒸发,特别是对水资源匮乏的土地。覆盖地膜可以改善地湿、早播种、早出苗、增产,跟上季节,提高作物的经济价值。在具体操作中,如果使用不当,揭膜过晚也会造成损失,因为揭膜过晚,植物生长迅速,次生根和垂直根生长较弱。表面上看,它们生长得很好,但后期会降低抗旱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影响产量。因此,要及时覆盖薄膜,揭膜也要注重科学、循序渐进的操作,才能百利无害。
4.玉米主要病虫害农业防治
通过连续几年对太原玉米品种的区域试验,发现玉米大小斑病、青枯病、矮缩病主要发生在以下几种疾病中。
4.1玉米大小斑病
4.1.1.病害特征细菌(分子孢子、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次年5月至6月开始侵害玉米。未来病株上会产生大量细菌,通过风雨传播,再次引起病害。大斑病多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对芽叶有害。斑病大而少,最初是水浸性斑点,后期斑点长出深褐色霉层(分生孢子)。小斑病可发生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对芽叶和叶鞘有害。斑病小得多。初期为棕色水浸性斑点,逐渐扩大为椭圆形。潮湿时,斑点上有灰黑色绒毛状物(分子孢子)。
4.1.2.首先,采取高产、高抗大小斑点的玉米品种。其次,实施轮作反茬,尽量与大豆、花生等非寄主作物轮作,可有效减少病害;播种前2~3d种子也可控制苗木的发生;深耕杀茬,平整土地,可促进病残分解,抑制病原菌的传播。大小斑点通常发生在高温、高湿度和排水不良的情况下。因此,要加强田间管理,做好三沟工作,提高玉米田的渗透性,做到雨晴天干。
4.2玉米青枯病
4.2.1.青枯病的特点是由真菌和土壤传播引起的。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期末至蜡熟期为高峰期,一般发病率仅为5~8d,叶子自下而上逐渐枯萎。芽叶也是青枯状的,秃顶生长,叶穗下垂,籽粒不饱满,植株根系变黑腐烂。
4.2.2.防治措施是在业余时间深耕冻土,彻底翻翻前茬作物和杂草,灭茬平田,清理田地,控制感染源。将田间病株落叶运至田外沟烧毁。施用足够的基肥,可以有效提高玉米对青枯病的抵抗力。
4.3玉米矮缩病
4.3.1.病害特征这种玉米病毒病发生在飞虱传播病毒后,从幼苗到结实的抽穗。发生时植物矮化,节间缩短,后期抽穗不能结实,植物提前死亡。
4.3.2.防治措施冬季深翻冻土,达到消灭越冬害虫的目的。如果灌溉条件方便,可以在幼苗时放小水,然后用植物油(煤油、废机油)滴油500g/667m2左右。滴油后,扫动植物,将灰飞虱落入油面杀死,晚上将田间水排干,然后更换清水。
5小结
随着《食品法》的颁布,化肥超标和农药残留将受到法律的限制。在“一带一路”的社会背景下,绿色农业是发展的主流,保证农产品质量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