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微观主体
时间:2023-03-07 23:17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数: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构成要素分析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是指由促进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所必需的动力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进这种动力要素组成的组合体系。根据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来源和作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素可分为微观主体要素、动力要素和宏观环境要素三个层次。
1.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微观主要元素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微观主体包括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介机构、农业企业(农民)等。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开展和实施,要求创新主体必须有一定的内在动力来刺激创新活动,主要来自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利益目标、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相应的微观主体要素,即:利益要素、能力要素和权力要素[2]。①利益因素是指创新过程中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所追求的利益目标。创新效益是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目标。任何创新活动都有其明确的利益目标,创新利益是创新主体不断创新的动力。创新利益的规模具有诱导和激励创新主体从事技术创新的双重功能。例如,在选择创新活动时,农业科研机构可以首先考虑创新成果的预期收入。创新成功后,创新利益将鼓励农业科研机构继续创新,其他创新实体也将加入创新利益的行列。②能力要素是指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整合各种资源获取创新收益的实力和能力。在确定了创新目标和利益之后,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创新主体的目标能否实现。没有创新能力,无论创新要求有多好,只能是美好的幻想,创新要求的创新能力都是现实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决策能力、创新技术能力、信息能力和财务能力。其中,财务能力是实现创新活动的关键。③权力要素是指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所拥有的创新自主权。创新自主权是有效组织创新活动,充分调动创新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良好创新效益的基本要求。没有创新自主权,创新活动就无法实现。从实际情况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有效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实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创新权力的关键。
2.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要素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包括三个主要过程:新技术研发、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新技术市场实现。在整个创新过程中,需求吸引力、技术驱动力和各级政府驱动力作用于创新主体,结合其内部创新需求,成为影响创新行为的真正力量。①需要拉引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就技术需求主体而言,农业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市场需求本身在不同发展时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迫使微观主体对技术创新有强烈的需求,成为推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力量;二是就技术供给主体而言,表现为技术需求对技术供给的诱导。对于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需求吸引力来自农业企业(农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经过市场竞争后,为了确保新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增长,对新技术的强烈需求。②技术驱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科技发展本身促进技术发明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二是技术成果产生后,技术供给本身将导致技术需求的驱动力。技术驱动力起源于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研机构通过研究将技术发明转化为农业技术成果,从而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只是技术驱动力的一面。此外,农业技术成果产生后,会促进技术需求的产生,这是技术供给导致技术需求的动力。③各级政府的动力。虽然技术驱动和需求驱动是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但政府驱动也发挥着关键作用。政府对社会、科技、产业和区域发展的规划,以及制定科技规划、产业规划和促进其快速发展的政策法规,都可能成为启动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技术驱动力、需求驱动力和政府驱动力的共同作用是导致技术创新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
3.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环境要素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环境要素是指促进创新动力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环境中形成和增强的各种外部环境,影响创新动力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经济环境要素、社会环境要素和文化环境要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市场和法律环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