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农业论文

政府农业企业合作运行机制与传统农业模式

时间:2023-04-10 23:20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数:

政府农业企业合作运行机制与传统农业模式的比较分析
政府与农业企业合作下的农业与传统农业有显著差异。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进步。它具有集约化耕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能耗低、污染低等优点,是我国主要的农业营销方式。然而,随着人口的激增、土地的短缺和生产力水平的缓慢发展,农业部门结构相对单一,生产规模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然落后,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薄弱,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导致产业合作机制差,基本没有生产区域分工。现有的农业经济组织模式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结构和载体,是政府、企业和农业实体不可或缺的。政府通过政策和财政支持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工商企业以资本和技术优势与农民合作,延伸农业生产产业链,形成与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产业群,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企业和农民带来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政府、农业、企业优势互补,实现双赢。政府具有政策制定和信息整合的功能,能够全面了解农业各行业的生产能力数据,并在宏观层面制定相关政策。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部门,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原材料,而且为其他部门提供最原始的资本积累。企业往往具有经营规模大、发展理念先进、对外联系网络发达、跨产业链特点最显著、经济实力强、资本运营能力强的特点。是现代农业管理体系中最具活力、最具规模创新能力和产业链运营能力的经营实体。在联合经营过程中,政府可以直观地了解当地农业的发展,制定具体、务实的政策法规,减少公共资源的浪费。农民可以利用企业驱动的优势,结合社会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寻求发展,具有资本、信息、关键技术、营销网络、高端服务等优势。在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中,农业的成本和利润率最高,约为平均水平的两倍。如此丰厚的利润回报无疑对企业很有吸引力。此外,国家灵活运用货币工具,对企业基地建设、原材料采购、设备引进、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具体的财政政策帮助,避免企业推广和辐射带动农业的后顾之忧。
(2)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农产品产业链短,深加工程度低;由于信息获取能力弱,农民对市场把握不准确,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依靠国家保护价格和补贴。通过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上述情况,企业可以通过拓展生产路径和产业网络链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以河南省兰考县构树产业为例,D镇根据工作情况发展构树产业。农民以土地资源、优惠贷款、自筹资金为股份,依托企业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构树产业与畜牧业、医药业、生态治理相结合,形成网络化生产。构树饲料、构树、构树纸等深加工农产品由企业采购,多元化满足市场需求。供需不平衡时,由企业调度;供应过多时,企业应储备剩余物资或投放其他市场;供应不足时,企业出售,平衡当地市场需求。通过财政资金倾斜,政府提供优惠贷款。企业组织分散的农民,基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工与合作,与市场接轨,实现规模效益。
(3)加快政府、农业、企业三方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民家庭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形式,仍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我国农业已进入“高成本”时代。与以农具、高科技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国外相比,国内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促使两者成为我国农业的主要投资因素,其他要素比例的降低和历史因素使农民成为各要素综合应用的直接操纵者。由于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自身能力的缺乏,农民迫切希望政府和企业引领合作,通过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金融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