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的说法

时间:2021-11-18 08:24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黄梅戏历史悠久,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于安徽安庆。因此,2006年国务院将黄梅、安庆同时作为黄梅戏的保护地,作为主要传承单位,黄梅戏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资源的增值,争夺黄梅戏发源地“烽烟”再度出现。在2007年的第一期《黄梅戏艺术》中,吴福润先生的一篇题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纯属误传》(下称《误传》)的文章,在一定范围内产生“误传”。第一期封面标题,让我很惊讶,因带著「纯」二字,以为黄梅戏发源地考证定有重大发现,拜读这篇文章后,大失所望。觉得作者似乎还在老老实实地处理老问题,这也是前辈学人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必须要靠前走。
“误传”一文讨论如此重要、如此严重的问题,许多地方都忽视了基本的常识、基本逻辑,给人的印象是形象思维不够足,逻辑思维不够。在一般的文章中,找不到一个典籍、翔实的史实来佐证,而论辩不足,论证乏力,史实不可信。本人对黄梅戏发源地的才干与功力不甚深入研究,本文暂且不谈这一点,即《误传》一文以文说文,就事说事,谈谈我的肤浅看法。我初出茅庐,年少寡知,秉笔直书,不存谬误,敬请作者吴福润先生见谅,并希望能成为黄梅戏艺术的老前辈、专家学者。
“误传”一文的逻辑思考问题。
“误传”一文应是一篇学术性的探讨。既是探索性的文章,则应遵循证明的逻辑原则和行文规范,必须根据真实的判断和正确的推理形式,推出新的判断,即通过论证的方式,即论题与论辩的方法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需要以作者为根据的判断必须为真,理由与推论之间必然存在逻辑上的联系。“误传”一文的论题确定了文章的主题、表达思想、显示论点、体现作者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单纯看《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纯属误传》的论题,观点十分鲜明,用字不含糊,判断“义正词严”。““纯误”即全盘否定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的说法。鉴于其为「纯粹误传」,则正文部分应具备充足的史料、翔实的事实,以证明为何为「纯误传」,再加以论证,作出正确判断。但是接触文字的内容却显得头重脚轻,苍白无力,主观武断,名不见经传,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情感色彩。具有真实的情感色彩是爱乡的具体体现,但是做学问时不能带感情因素,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要以史料为依据,以事实为依据;要言之有理,要讲真话。
论据就是需要验证真实性的判断。这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看法、主张与表达的态度,是整个论证过程中中心部分与整体论据的高度概括与集中,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误传》一文开宗明义:“安庆‘黄梅戏’全国闻名,而黄梅戏起源于众说纷纭,多数人认为它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可能是由‘黄梅戏’所引致的误传。”““黄梅戏”的确与“黄梅”二字密切相关,但“黄梅”并非指黄梅县,而是“黄梅”。据说,这座山因寒冬腊月遍地黄梅树而得名,后来“黄梅”渐渐稀疏,现在偶尔也能找到‘黄梅’,去年冬天我到黄梅山游玩,住在山脚下的曹雪芹先生还挖出了两棵黄梅树而得名。笔者在开篇的这一段文字中,提出本文的论点,即黄梅县并非源于湖北黄梅县,而是源于安徽怀宁的“黄梅山”,这也是说“纯属误传”的原因。稍微了解一点戏曲知识的人,就会发现这种论调是非常偏颇的,是站不住脚的,是不能成立的。由于这种观念是对戏曲声腔、剧种命名的原则和规范。
论证是用于确认一个论点的依据,是用于决定一个问题是否真实的判断,它能使论题正确正确和可信。也就是说,围绕中心论点,以事实为依据,以历史为胜。但是,《误传》一文中的论点却显得苍白无力,令人费解。“误传”一文中说:“‘黄梅山’位于怀宁县石镜乡横塘村南,距安庆市区仅20公里。明、清两代的黄梅山有庵,观音庵数座,香火旺盛,僧尼不断,香客不断,所以黄梅山名扬天下。清朝中后期黄梅山下士人云集,当时文人将一些民歌、歌谣编成一种小调互传,逐渐延伸至石牌、高河、月山、总铺。由于小调源于黄梅山,后人称“黄梅调”。晚清时,黄梅山庵庙逐渐消失,许多人只知黄梅调,不知黄梅山。”从客观上讲,安徽怀宁的黄梅山可以说是吴福润先生的一个伟大发现。真是明清两代香火旺盛、声名鹊起、黄梅山荟萃、历代志书、文人笔记、古诗中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没留下只言片语吗?若无历代志书、士人笔记、古诗,则应入入,以佐证;若无史记,则只表明黄梅山无名望,有无此山需打一问号。假定历史上怀宁县确有黄梅山存在,但“黄梅山”与“黄梅调”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笔者用简单类推,约定俗成,“因小调源于黄梅山,故后人称‘黄梅调’。可以看出,作者是凭空联想而来的,因为它不仅违背了戏曲声腔、剧种命名规范,而且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黄梅调”过程的知之甚少。笔者认为,黄梅县的“黄梅调”源于黄梅县,怀宁县的“黄梅调”为何不能因“黄梅山”而来?所谓黄梅县,就是因为黄梅山而得名,“黄梅调”就是因为黄梅县的名字。就连黄梅县的“黄梅调”,也不知道是黄梅山发源于黄梅县的紫云,而是来自多云山区的紫云,后来正式定名为“黄梅调”。作者独居,不知天下到底有几个黄梅山?而我知道湖北,安徽从古至今共有6座(也可说7座)黄梅山。湖北省黄冈有3座:一座为黄梅山,名为“黄梅山”;一为禅宗祖庭五祖寺所在地的东山,在佛教史上被称为“禅宗祖庭”(禅宗祖庭五祖寺所在地)的东山(禅宗祖庭五祖寺所在地)。安徽省共有3个:在怀宁县、当涂县、马鞍山市三地。这些黄梅山都是黄梅戏流行区,有朝一日,已知或不知道各地“黄梅山”的黄梅戏爱好者也认为:「因为小调来自黄梅山,所以后人都叫「黄梅调」。过了好些年,这个问题还有谁能考证的?只会引起更大的混乱,最终只会有争吵、以讹传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