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论文
舞蹈造型设计首先要有坚实的艺术基础
时间:2021-12-03 09:05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舞台剧和其它舞台剧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含场景,灯光,服装,化装,道具,效果等。对于营造戏剧环境、塑造人物外在形象、营造氛围,都具有重要意义。
要设计出好的舞台美术作品,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舞美设计师,必须加强舞蹈设计师的自身艺术修养。那这些艺术修养主要有哪些方面呢?作者结合多年的舞美设计实践,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修养修养。
舞蹈造型设计首先要有坚实的艺术基础。
戏剧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小整合”的艺术,它包括造型艺术(在布景、摄影、建筑等和道具中的雕塑等)、实用艺术(服装和道具的工艺美术),还包括科学技术(在灯光、效果中的科技设备和手段)。
对此,舞美设计者必须加强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特别对于戏剧美学、艺术、科技知识,要全面掌握,并且在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工艺美术等方面都有精湛的技术。与此同时,在光学、电子等领域,也应广泛涉猎。
古今皆有成就的大画家,无不广收博采,才能厚积薄发。后来被后人尊为“画圣”的唐代大画家吴道子,幼年即以民间画师、雕刻师学艺,后向大书法家张旭、贺道子等人学习书法,后向大书法家张旭、贺知章等人学习书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局面。之后,他又参观了庙里的壁画,并师承张僧繇,张孝师的画,也从擅长舞剑的裴曼将军的精彩表演中得到启发,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从而赢得了“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美誉。当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只让他一天到晚画鸡蛋,他经过苦练的绘画基本功,最终成为天才画家,创作了如《蒙娜丽莎》等惊世名画。
二,悟道修养。
舞蹈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有艺术悟性。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分析、理解的能力。美术创作中,表现为观察的穿透力、知觉的敏感力和超常的理解力。
悟,又称悟性,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直觉思维。在《艺术导论》一书中,彭吉象指出:“悟”是中国美学和艺术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在中国传统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衍生出‘顿悟’、‘妙悟’、‘妙悟’等一系列的相关范畴。(参见该书第34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钱钟书先生认为:“夫'悟'而日',未必是''而日',并不一定是'而',而是''而'的。学道诗,非悟无为。…人的本性都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起出。若石头里都有火,必敲不巳,火便起。”(中华书局1984年版《谈艺录》第98页)可见,要达到“妙悟”的境界,只能靠艰苦的探索和苦练。
三、灵感培养。
假如说,修炼是基础,修炼是中介人,那么修炼则是最高层次的修炼。
美术创作离不开灵感,灵感是艺术创作的灵魂与生活。
启迪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思想,是人类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他说:“凡有创作经验的同志都知道,仅仅依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无法创造、无法突破的,而要创新必须有灵感。
启发并非神秘性,也非上天所赐,而是通过不懈的追求,呕心沥血的探索,坚持不懈的努力,天长日久的积淀,就会突然间而来。“受启发的就是这么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人。”(转引自《创造心理学》第205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版)黑格尔曾说:“最伟大的天才,即使是躺在青草地上的暮色中,让微风吹拂,眼睛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永远不会光顾他。事实上,事实上,在《美学》第一卷第364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京剧《红灯记》中贯穿式号志灯的奇思妙想,《驼铃》中所用到的正是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