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管乐器吹奏中,气息是根本

时间:2022-01-19 22:00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管乐器演奏时,气息是基础。把握和运用好的气息,是弹奏好管乐的关键。
现在,胸腹部呼吸法已被广大管乐演奏者所认可,因其使整个呼吸肌群协同运动,互相配合,呼气多,吹气容易控制,吹奏时手气顺畅,音色纯正。
很多管乐演奏者在平时的训练中,都能掌握胸腹式呼吸的基本要领,却无法自由、均匀、平稳、有控制地呼出气来。它们一直在吸气,呼气时却“一吐即吐”,像戳破的汽球一刹那就瘪了,刚刚膨胀的腹部立即“复原”。但问题在于吹手找不到呼吸的支撑点,没有维持腹肌、腰肌和隔膜的张力。呼气时只注意收腹,不注意这个支撑点向外“顶”的力量。这股外力,正是我下面要讲的一种呼气里的“反作用力”。
众所周知,当管乐演奏时,我们在初始呼气释放点得到的气流比要求的要大。所以,一定要有一种力量来平衡它,使它以均匀的比例下降,并维持一个稳定的气压。呼气过程中的“反力”即保证了呼吸顺畅、均匀稳定的力。
管乐演奏时,鼓手的腹肌、腰肌随着呼吸逐渐收缩,横隔膜逐渐复位,这是“作用力”;另一种外展力是腹内腔,它会在影响腹肌、腰肌收缩速度的同时,还会产生外力,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使隔膜恢复正常,这就是“反力”。在吹奏时,管乐演奏时,呼气的平衡、均匀、力度合适,是由两种力共同作用。
要掌握呼气中的“反力”,一要要求吹手了解掌握好“作用力”,而且要有好的、规范的吸气方法,才能把气准确地吸进胸下、腹腔。腹肌和腰部随之向四周扩展;
第二,在呼气的时候要注意找出呼吸的支撑点(呼气时向外“顶”的力量支点),当呼气开始,腹肌慢慢收缩,使呼吸顺畅,均匀地向外推。与此同时,有意识地将呼吸支撑点向外“顶”,将腹部收缩推出的气息进行阻隔。产生某种压力,把气呼出来。此时此刻,腰围处外扩张感明显,呼气气息坚实有力,均匀且穿透力强。提示:呼气时,请不要马上收腹。由于这样做会造成腹部向内挤压,使得原本下垂的隔膜提早复位,使得气被压到胸口,使得鼓手不能控制呼吸,导致呼吸急促、散乱,最后出现了前面所说的「一吐」的结果。
理解了呼气中的“反力”原理之后,我们就必须在训练中发现,掌握和运用它,使其成为管乐演奏者的好习惯。
对于新手来说,找不到正确的呼气支撑点,也许已经发现了,但不知如何正确使用。通过对萨克斯、单簧管等管乐演奏,摸索总结出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扳腕找支点”,可作为呼气方法及技巧之例:
一是屏气握腕。二人互握对方手心(左、右均可)立起,手肘下移,形成一种扳腕状态,然后在吸气后屏住气(按吹奏要求吸气),双方尽力将对方扳倒。在僵持中,寻找并体会隔膜与腹肌连接处的位置,然后放开手,呼气,反复几次,直到基本找到支撑。
二是呼气握腕。练习完以上的动作后,再做第二步,就是“呼气”。将气息推到扳腕处,主要是找到“支点”后通过呼气体会腹肌和横膈膜向外“顶”的“反作用力”。
三是打扳腕。这两种方法解决了对“支撑点”和“反力”的认识与感受。在演奏乐器时,可以先用吹长音,让萨克斯管或单簧管的高音C2中音c1(萨克斯管),在演奏时,要将其吹出以使之更加稳定。请注意,这个练习最好是站姿。
经过上述三种方法的训练,基本能够掌握正确的呼气方法,可以做长音练习。通过一段时间的规范练习后,管乐演奏者会发现,他们的呼气持续时间长,呼气的音色更加优美和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