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一个剧本的舞美手法怎么做才算好?

时间:2022-01-19 22:05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舞台师与舞台技工,在戏曲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露。
传统戏剧没有舞台布景,所谓的“景”就是从演员口中唱出,或模仿演员的表演技巧。
最初的“值台倌”一般都是“后台”,也就是乐队里那个敲锣打鼓的兼作曲家,那他做什么?站在舞台上,移桌搬凳,扬起旗子,递枪接箭,有时还像一个梨园杂工一样给演员喂茶擦汗。实际上是大权在握,指挥开战、收场、催场,就等于是一个直接向观众展示的舞台监督。《值台倌》是专业技术人员,既要做舞台装置工作,又要管道具制作、舞台特技,如在舞台上发生意外,还需采取临时应变措施。"值台倌"一定很熟悉所有戏剧情节,他起到连接场头的作用。
伴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从最早的“值台倌”发展到现在的舞美队伍,分工越来越细,舞台技术工作,从简单陈设到布景灯光的运用,经过多次变革的漫长过程,如今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舞台剧主要表现在舞台剧中:
晚清初(清末民初)有三幅垂挂竹帘的旧戏台,三幅悬挂于台中,司鼓后指挥前台,竹帘两侧各垂帐幔一幅(从素面发展到绣花)作演员的进出。台中摆了一桌二椅,穿上了刺绣桌围和椅垫,桌上的围巾上绣着戏班的绣字,台口左右各安了一张二椅。
二○○○年代至三十年代初期舞台装置为「三门四柱」绣棚。台口有一横穿台面的「外太平圈」,上面绣着花纹图案和引人注目的戏班名称,再配上垂挂伸缩式的大幕作为分场用的「外太平圈」。
30年代后期,时尚戏(包括武戏)兴起后,台面改为拉洋片式的布景,虽然吸收了西洋戏剧中的舞台装置,但仍保留着“出将入将”两幅绣帘。台中安放垂挂或横拉式,分为宫庭、大殿、闺房、花园、楼台、庙宇、佛堂、山林、溪河等图象,供每一个戏院所需的环境使用。这一时期的舞台使用二至五个鸡心型汽灯来照明。
40年代,随着热能条件的发展,舞台设备逐渐走向现代化,相继出现了舞台特技和电光布景的创新。
50年代以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戏班们也把现代戏剧搬上了舞台。从总体上看,舞台由布幕、框架式的舞台形式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戏曲装饰性布景与戏剧写实结合的尝试。
60年代以后,厚今薄古,开始使用天幕布做幻灯投影,台前一般使用定向灯罩。
70年代以后,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立体舞台也开始出现。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舞台技术人员已不再仅仅是为了表现舞美设计的意图,而是提供表演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剧作的意境。其任务,就是以具体的造型来体现布景的生命力,直接启发观众的想象力和情感。大家渐渐认识到舞台技术应该是整个戏曲艺术中很重要的艺术部分,如果说剧作和导演是戏剧的灵魂,那么演员是生活的影像,音乐是时间的影像,舞台美术是空间影像。但空间形象由谁来体现?也叫舞台技师,也叫无名英雄。
舞美师是舞蹈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得力帮手,他帮助舞美设计完成“眼睛的音乐”,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也就是说,舞台技工是戏曲艺术的二度创作者。
目前舞台技师们将面临哪些新的改革矛盾?
首先,随着社会高技术的发展,以及观众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舞美制作、装置难度的不断增加,对舞台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目前中小戏班普遍存在的“资金难”问题,需要舞台技工不仅要适应高科技,还要在舞台上进行时代创新,同时还要节约资金。
一个剧本的舞美手法怎么做才算好?很难讲清楚。一位出色的舞台技工,无论长什么样的戏台布景,每演一部新戏的舞美设备,都希望超越前一步,出点新意。对此要经常进行各种尝试,幻想、幻想、写实、写意或二者兼而有之,总之,做任何事情都要尝试。
舞台师和舞台技巧越来越被美学所重视,因而继往开来,成为更神圣的舞台技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