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三农”扩大音乐文化产业发展

时间:2022-09-17 23:22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思考艺术文化教育传播
宝丰民间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活动,也是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利用自身音乐文化资源传播致富、寻求发展的一种创造。“三农”扩大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提供了积极思路。
(1)开辟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随着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农民以传统民间艺术为基础,组织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在城乡巡回演出,逐步形成艺术文化产业,走上发展民间文化产业脱贫致富的新道路。
据宝丰赵庄乡文化站统计,在宝丰赵庄、商酒等乡镇,1998年只有一个魔术乡收入达到1000万元,人均800元,2000年上升到4000万元,2004年近6000万元。早在1996年,赵庄乡就实现了在全县通过公路和电话的目标。许多从事民间艺术表演的家庭建造了建筑,买了一辆车,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宝丰民间表演艺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当地服装、道具、音响、温室、交通、广告设计等十多个产业的发展。据统计,这些相关行业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创造700多万元的产值。目前,宝丰县赵庄乡已成为中国唯一大型民间表演服装、道具、照明音响服务市场,只有20多个加工车间。他们生产的魔术道具质优价廉,周边省份等农民表演团体经常在这里购买。
民间表演艺术团体负责人赚钱后,还在家乡投资发展工业、高效农业和服务业,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我国地少人多的农村,如何在不破坏环境资源的情况下加快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一些专家说,“宝丰文化现象”是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以非物质生产方式分流农村富余人口的创举。为了解决问题,“三农”寻找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2)艺术文化教育产业的文化价值
宝丰县民间音乐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起初,大多数民间艺术表演团体依法经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然而,一些由利益驱动的表演团体上演了一些低风格的节目,造成了不良影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变堵为疏,制定管理规范,加强宣传,搭建行业平台。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表演比赛等,给予积极引导。
特别是2003年5月,为了防治,“非典”大部分团体回国,宝丰相关文化部门借此机会,全面了解新农村民间表演团体数量和人员,组织“十大表演才艺模范”“十大诚信表演模范”和“十大守法表演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有效树立了新农村农民表演团体的榜样,促进了民间表演团体和民间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作适应新农村农民喜爱的新节目,如:从木偶到小魔术、硬气功,再到现代魔术、综合歌舞等艺术表演形式。
宝丰县民间文化团体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揭示了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意义。任何表演团体和企业不仅要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还要接受政府的标准化管理;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要坚持健康有益的教育原则,演好戏。县政府对民间表演团体的管理是以促进产业发展为基础的。既要加强对民间表演团体的规范和引导,又要注心和帮助,做好服务,帮助表演团体做大做强,对促进河南和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建设新农村和谐社会的教育价值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开拓音乐艺术文化产业市场,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音乐艺术文化产业,尤其是表演产业,很多集中在大城市,对农村和中小城镇的低端市场发展不够。宝丰民间艺术表演团来自农村,表演作品来自传统和民间,具有时尚因素,符合农民喜爱的艺术风格,适应农村和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对填补低端文化市场的不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音乐艺术文化中,宝丰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农民有20多年的办团经验,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走遍全国演出,达到见识开阔、谈吐良好的水平。一些农民的魔术演员已经达到了国家演员的水平。宝丰民间表演团“忙时务农,闲时表演”形式,使农民工作,赚钱,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家庭和谐,改善邻里关系、小偷、打架、封建迷信、赌博等现象明显减少,几乎没有访问,一些城镇十多年没有刑事案件,社会保障状况明显改善。农民开始关注生活质量、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在赵庄乡周英村、大黄村,依靠表演致富的农民自愿支付村道,为县文化设施和学校捐款。
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特别是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贯彻科学教育发展观和艺术文化教育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地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教育的保护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