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论文
促进对文学主体论和文学价值论的理解
时间:2022-10-14 22:43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人类的生活活动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类的解放也有无限的内涵。马克思曾强调,所谓的人类解放意味着人类解放意味着人类解放。“所有属于人的感觉和特征的完全解放”。这不仅包括人类的现实解放,即改变不合理的现实社会关系,使人们获得生存自由,甚至不限于摆脱精神抑郁,还包括所有的精神感受、精神特征的完全解放和自由发展,如耳朵成为音乐耳朵,眼睛成为美丽的眼睛等等,这样,人才真正实现“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感觉”。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一种方式,就不仅对一定历史范畴内人的现实解放和精神解放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在人的所有属于人的感觉和特征的完全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无限可为。而这也许是文学艺术活动具有永存的意义和无限发展可能的又一个方面的理由和根据。
既然文学活动是实现人们自由自觉生活活动的一种方式,那么人们的文学观念就与他们的生活观念基本相同,或者更准确地说,人们的生活观念往往决定着他们的文学观念。
虽然历史上的人生观念千差万别,但总的来说,大概有两个主要取向,那就是,“兼济”与“独善”,或者叫“兼济人格”和“独善人格”。所谓“兼济人格”它的人生方向是关怀世界,面向社会,改变现实,解放公众,自身价值的实现体现在社会解放的事业上,自身的解放也包含在群体的解放中。“独善人格”人生的方向是面向自我,追求自我个性的解放,实现自我价值,完善自我人格。在生活实践中,有些人可能会强调不同的个体“兼济”有些人可能偏向于追求“独善”有些可能是两者的复杂交织和相互转化,形成了人们生活活动的巨大差异。
与生活观念的两个主要取向有关,文学观念中也有两个方向,即“为社会生活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前者主要指参与现实变革和公众解放,后者主要指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从整个文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大致区分这两个主要趋势和趋势;从具体作家的创作和理论主张来看,也存在着各种复杂的情况:有的强调社会生活,干预生活,参与变革;有的倾向于追求自我表现;有的两者兼而有之,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侧重点。正是因为人们在生活观念和文学观念的方向上存在这些差异,文学创作中的各种复杂现象和文学基本观点中几乎无休止、难以区分的争论。
总之,对文学本体论的思考使人们知道文学活动与人们的生活活动是一致的。某些文学观念不是人们随意编造和选择的,而是与人们的生活观念有关的。在实践中,根据一定的主体条件,往往会引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这样,文学观念实际上一方面与文学主体论有关,另一方面与文学价值论有关。因此,文学本体论的思分别促进对文学主体论和文学价值论的进一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