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采血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时间:2021-12-12 07:48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近几年来,由于输血安全引起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引起了临床及患者的广泛关注。WHO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法规,针对血站开展了大量的培训活动,目的是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血液知识和技术水平,规范采供血业务质量行为和技术行为。2006《一法两规》[1-3]明确规定,血站必须建立一套质量管理体系,涵盖生产和服务的全部过程,并不断改进。
一是加强对血站员工的管理与培训。
在整个质量系统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做好人才的培训,才能抓住质量管理系统的关键。从2006年起,以ISO9000质量管理八大要素[4]为基础,建立了临床采血、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和维持质量管理体系,并对人员进行培训,以及整个过程进行程序化、标准化。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各类员工参加输血医学学历教育、轮转培训、自学、参加国内外各类进修课程、学术会议等,通过这些措施培养输血医学综合人才。近几年来还加大对人员培训的投入,先后送去省外270余人次进修学习,先后19次请专家教授到站内授课,进行全面系统培训,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以评估培训效果,并作为年度绩效评价标准之一。
2强化检验科内部质量管理。
2.1有关仪器设备的管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采血站设立专用仪器购置与计量管理小组,主要负责仪器采购。在购买仪器设备时,要进行全程质量评估,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近几年该采血中心先后购置了众多紧固式高档设备,每一次都会积极申请计量部门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并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制订并实施了采血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2.2原料质量管理:第一步是确保通过自治区卫生厅统一招标中标产品,要求进货渠道正规。下一步质量控制部门也会严格把关,新购进的原料正在抽检中,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2.3血检质量管理:室内质量控制(IQC)和室间质量评估(EQA),EQA建立IQC之上,另一种方法是独立的授权实验室,以服务IQC为目的,监测其区域内实验室IQC的有效性,它是一种来自外在的非传统的工作。回顾性地了解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价实验室检测能力。IQC是每一个实验室本身不可缺少的常规工作,是质量保证(QA)最低要求之一。IQC能证明一次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特别是弱阳性质控物最重要,它能间接反应试剂质量和实验室检测水平。所以做好IQC和EQA是输血安全的必要条件。严守《供血卫生标准》,严把体检关,坚持七个第一次检查,六次复检,初复检同一项产品采用不同厂家的试剂,不同的检验人员。为了确保检测质量,重点做好室内质量控制,积极参与室间质评。
3质量管理的组织和实施。
3.1为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血站设立了一支质量组,评委会于每月底根据具体量化的各科业务考核标准,对相关业务工作进行考核,并与相关人员的工资奖金挂钩。对此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均较及时予以纠正。
3.2质控科制定《北海市中心血站采供血全过程质量控制》工作交接单、体格检查、检验、采血血库各环节凭此单转交、流动,个人完成的业务项目由本人签字,科长对当日的科室工作在交接单上签字,由质控科对采供血全过程的每一环节进行审核签字。
3.3质量评估小组每月组织全站职工开1次会:总结本月工作情况;公布国内外和本单位血液质量信息;各科汇报科内本月自查自评情况。之后由质控科集中分析,解决本月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