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日常饮食治疗

时间:2021-12-25 16:56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DPN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可以侵犯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肢体疼痛、麻木、发凉等感觉异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下肢坏疽,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常见因素。据报道,该病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1]这种疾病的发生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对比了2006年5月~2009年7月在我院应用凯时(LipoPGE1)与晴尔治疗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数据和方法。
1.1通用信息。
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DM)诊断标准的80名患者,均有以下症状:①皮肤感觉异常,四肢对称性麻木,疼痛,针刺感觉异常,感觉异常,有蚁走感,感觉过敏,呈手套或袜套样感觉,感觉减退,走路不稳。②神经肌电图表现为神经传导障碍,③其它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不排除。其中44例患者为凯时(LipoPGE1),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37~75岁,平均51.1岁;病程为6个月~12年。晴耳组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5~74岁,平均50.2岁;病程6个月~11年。二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症、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在性别、年龄、病程、其它并发症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通过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方法来进行日常饮食治疗。Ketime组:凯时10μg可以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1天/d,2周1次。晴尔组:250ml加晴尔80mg,1次/d,2周为一疗程。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按DNS评分包括下肢疼痛、针刺感、麻木及行走不稳4种症状,采用肌电图测量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
1.3药效标准
①有意识的症状:行走不稳、下肢疼痛、针刺感、麻木症状消失显效;行走不稳、下肢疼痛、针刺感、麻木症状缓解等;行走不稳、下肢疼痛、针刺感、麻木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②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
1.4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神经传导速度为(x±s);DNS计分采用了SnS计分和Fisher精确概率法。
2结果
22组患者在用药后自觉症状有变化。
用药后两组自觉症状都得到改善,凯时组显效14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88.6%;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显著差异(P<0.05)。表1列出了两组的观察项目DNS评分。
2.2运动传导速度和正中神经的感觉性传导速度测定。
治疗前、后凯时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比较两组(P<0.05)的疗效,比较对照组的疗效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DPN是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累及感觉神经[1],其发病机理包括代谢学说与血管学说之争,目前多元论的发病原理为大家所认识[2]。通过对DM病人腓肠神经活检及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周围神经微血管在DM过程中有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改变。DM时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膨胀、增生,造成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流量减慢,神经纤维灌注不足,引起神经变性坏死。与此同时,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红血球聚集增加,血粘度升高,血流缓慢,进一步加重神经缺血,缺氧。治疗DPN在临床上常用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等对症治疗,吴彦红等[4]已报道晴尔治疗DPN有效率84.8%。两组患者的自觉性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而凯时组的有效率为88.6%,在正常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9%,而凯尔时明显优于晴尔组,两组均有正中神经,腓骨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也得到改善,但是在治疗后凯时组明显优于晴尔组。晴尔系特异强力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制剂具有抵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的作用,可抑制TXA2的生成,同时促进PGL2的生成,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增加血流及氧合能力,Ketime注射液是一种前列腺素E1(PGE1)脂微球制剂,在机体的吞噬细胞等作用下可以释放PGE1,它在肺内不易失活,利用脂微球载体在体内特异分布,使药物更好的“靶向”扩张病变血管,较晴尔组更好地聚集炎性病变和血管、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发送微循环,这些可能是其疗效好的主要原因。在治疗期间,晴尔组和凯时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这与张小群等[5-6]报告,在凯时输注静脉炎占8.82%,皮肤瘙痒发生率为1.96%,皮肤瘙痒并不明显,可能与患者数量少、滴速慢有关。结果表明:凯时不但能改善DM患者的末梢循环,还能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少,是DPN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