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
肝胆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
时间:2022-01-06 20:15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胆道外科的难点,其发病率约为95.3%。常规手术方法因肝胆生理特性,在手术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术后残石率约30%,进而造成术后复发,实施再手术的发生率增加,随着对本病认识的加深,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手术技术的进步,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1]。并通过改进设备条件、新方法、新技术,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和复术率都有所下降。现对肝胆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诊断
1.1临床表现。
肝胆管结石的病根根据病程和病理的不同,其临床表现有多种,由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早期仅限于肝内胆管某一段肝管内的结石,到晚期经肝内、外胆管系统甚至并发胆汁性肝硬化、肝萎缩、肝脓肿等后遗症,因此其临床表现非常复杂。病程间歇期,可以没有症状,或者只有上腹不适。而在急性期,可出现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症状,或者Charcot三联征不同程度的改变,大多数情况下与肝外胆管结石合并引起。本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胆管炎,包括胆道梗阻三联:疼痛、寒热、黄疸;五联症。对于不伴有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当单侧或单侧肝内胆管结石引起半肝或一肝段的肝内阻塞,而发生继发性感染时,会出现畏寒、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甚至在急性重症胆管炎如休克等表现时,患者可能仍然没有明显腹痛和黄疸。体检者可见肝不对称肿大、压痛,常被误诊为肝脓肿、肝炎。此周期间断发作是肝内胆管结石特有的临床表现。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右上腹痛间歇并有发热。没有感染的症状,患者可以自觉周身发热,常常没有明显的黄疸。但是,有些患者胆道感染在整个胆道阻塞时会出现黄疸症状。部分患者仅有轻微上腹部不适,早期无典型胆道感染的症状,后期,当结石横行肝内外胆道系统时,可能会出现胆汁性肝硬化、肝萎缩、肝脓肿等并发症下载论文。
1.2影像诊断法。
诊断肝内胆管结石,除临床上对其认识外,确诊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发现。无创类检查主要包括:B超、X线腹部平片、排泄性胆系造影、MRI、CT等;有创类检查,包括:术中胆道镜、纤维内镜、腹腔镜超声、PTC、B超等。因为ERCP检查技术常引起病人强烈不舒服和潜在的严重并发症[2],我们将其归结为有创类检查。
B超检查: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无损伤、无射线辐射危害、低成本、易操作等优点,诊断肝内胆管结石时不受肠内气体的干扰,诊断准确率优于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正确率为70%~80%,此方法一直为首选。肝内胆管结石的超声图像改变较多,通常需要对结石远端的胆管进行扩张,因为肝脏内胆管系统的钙化会出现结石样的影像表现。但是肝胆管的分支较多,不仔细扫描容易漏诊,并与肝内钙化点进行鉴别。B超鉴别肝内钙化点与肝内胆管结石的困难在于:如果肝内有点状、团回声,其后若有声影,则不为典型的条索状回声,其后为肝内胆管结石,则B超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较难。另外,在术中应用B超报告,可以使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率提高到91%,残石率下降到9%[3]。
腹部X线及静脉胆道造影检查:既往临床曾长期使用腹部X线平片及静脉胆道造影检查诊断胆管结石,其中PTC、ERCP、TCG是诊断肝内胆管结石的经典方法,通常都能做出正确的诊断,PTC、ERCP两种方法均可清晰显示肝内外胆道结石,可见“负影胆管”状结石。对于外科医师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帮助制定治疗计划。但PTC和ERCP都是创伤性检查,对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术要求较高,存在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随超声检查,直通胆管造影、CT、MRI的问世及其临床应用腹部X线平片和静脉胆道造影目前已基本无法应用于临床诊断[4]。
CT诊断:与超声相比,CT影像的空间分辨率高、对比度好、分辨率高;肝胆管结石主要是色素性结石,含胆红素钙,含量较高,所以CT影像可以清晰显示,除了可以确定结石的位置和数目,还可以了解肝门位置、胆管扩张、肝萎缩等。CT系统观察各层CT影像,可了解胆囊内胆管分布情况。对外科手术切除的困难有很大的帮助。当做胆石检查时,应进行薄层扫描,为避免漏掉小结石;采用窄窗技术,有利于显示稍高密度的结石;除平扫外,可增强扫描,虽然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胆管的扩张,但有时增强图像反而能掩盖密度稍高的结石,对于肝胆管内结构和结石的分布情况,应用效果有限,阅片时应注意与平扫图像对比观察。本文报告CT对胆道结石的诊断准确率在50%~90%之间,且与胆石成分有关[5]。
MRI胆道造影(MRCP):MRI的成像参数多,信息丰富,多平面成像。自从Wallner及其他[6]1991年报道后,磁共振胰胆管显像很快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MRCP操作简单,成像速度快,不需使用对比剂就可实现无损伤胰胆管系统的MRI技术。可清楚地显示胆管树的全貌,及胆管结石的位置、数目、大小及胆管扩张的程度,提高了MRI对胆石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表明,MRCP对胆结石的敏感度达到81%~100%,特异度为98%[7],并能显示胆树全影像。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在术前做MRCP检查。
结论:对于肝内胆管结石,选择性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能清楚地显示肝内胆管结石,确定结石的位置、大小、数目,以及肝内胆管远端狭窄或扩张。但是完全阻塞时,梗阻上胆管无法显示,联合PTC检查。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PTC):PTC穿刺路径有前路、后路、侧路三种,侧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方便,造影时影像清晰。PTC在B超诊断肝内胆管结石时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特别是以B超为导向的PTC,成功率高。如非手术,而欲确诊肝内胆管结石者,可考虑选择。
为全面准确地评价胆管结石的位置、数量、大小、胆管扩张程度及是否合并,应将超声作为术前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结合多种其他检查方法,结合超声检查,肝内胆石症患者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