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方法

时间:2022-01-14 20:11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普遍性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据国外研究报道,超过5%的人群在一生中、某段时间都会出现广泛性焦虑。常规抗焦虑药物不良反应大,有一定的耐药性和躯体依赖性,因此治疗依从性较差。坦度螺酮是一种新型的抗焦虑药物,其疗效和副作用很少被临床认可[1]。由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坦度螺酮(商品名:律康)于2005年上市,本院自2009年开始用于临床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并取得一定的经验,本研究采用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坦度螺酮(律康)和艾司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进行对照研究,本文就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第一,对象和方法。
1.1样本取自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共有80名门诊及住院病人在我院就诊。满足以下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第3版(CCMD-3)诊断标准;(2)HAMA评分≥14分;(3)男女不限,18-60岁;(4)最近1周未使用抗焦虑药和抗抑郁剂;5)获得病人和家属的知情同意;(6)排除标准:有癫痫发作史;有酒精或药物依赖成瘾者;在妊娠或哺乳期间的妇女;职业驾驶员或机械操作危险的工人;以及患有严重身体疾病的人。满足以上条件后,我们按就诊时间的顺序,将该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坦度酮组4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35.6±11.2)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9例,初中文化程度21;平均病程(5.2±4.1)年。埃司唑仑组40例,男1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34.6±10.5)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2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8;平均病程(5.2±4.8)年。在治疗后6周内,两组均未出现脱落现象。通过t检验,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平均病程上无显着差异(P>0.05),即具有可比性。
1.2治疗前1周内,所有药物均停止使用。坦度螺酮和艾司唑仑2mg/d的起始剂量分别是10mg/d和2mg/d,两组都是在病情7天内加到治疗剂量,坦度螺酮15mg-60mg/d,艾司唑仑4mg-8mg/d,对照研究为6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同时应用其他精神科药物。疗程开始前至第2周末,在第6周期间各检查1次血球、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和心电图。
1.3药效和副作用评估。
疗程前和疗程后的1.2.4.6周内,分别给予HAMA、CGI、TESS评分1次。治疗效果标准:采用HAMA评分法对其进行评估,治愈大于80%,大于60%为显著进展,大于30%为进展,<30%无效。
1.4资料处理。
本研究中获得的所有有关资料,均以X2,t检验为依据。
2结果
2.1两组的临床效果见表1。表格1所示的坦度螺酮组的显效率为75%,有效率90%;艾司唑仑组显效72.5%,有效率87.5%,两组比较无显着性(P>0.05)。
注意: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对照组比较:△P<0.05。
从表2中可以看出,周末艾司唑仑组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在两组之间,坦度螺酮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且两组间差异有显着性(P<0.05),提示艾司唑仑组抗焦虑起效快,疗效好。在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在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但HAMA比较两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CGI评分和CGI评分在两组之间都非常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比研究表明,坦度螺酮和艾司唑仑两药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时具有较好的抗焦虑效果。
2.3通过TESS评估不良反应,共14例不良反应病例(14/40,占35%),坦度螺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口干症5例,头痛3例,失眠症4例,便秘1例,恶心1例,共发生不良反应27例,共27例,占67.5%。患者中11例出现肌肉松弛,嗜睡7例,眩晕4例,步态不稳3例,注意力不集中2例。治疗过程中,观察到坦度螺酮组不良反应较少、较轻,持续时间较短,而艾司唑仑组不良反应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通过x2检验,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疗程6个月、治疗前、治疗6个月、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异常。
3讨论
普遍性焦虑症是一种慢性、弥散性的对真实生活情况的过度忧虑紧张,通常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及运动性不安等[2]。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病程较长,治疗效果较差[3]。
根据研究,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中存在去甲肾上腺素(NE)和五羟色胺(5-HT)神经递质紊乱现象[4]。当前治疗焦虑的方法包括:苯二氮类药物.三环抗抑郁剂和抗抑郁剂(SSRIs)、抗抑郁剂(SSRIs),这些药物中苯二氮类药物疗效尚可,起效更快,但因其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多,且治疗后常反复出现焦虑症状,因此临床已不再将其作为首选,苯二氮草类药物除了具有抗焦虑作用外,还可以用于对某些短期的急性焦虑症状进行控制,还可起到镇静催眠作用,另有一定耐受、成瘾依赖,突然停药后会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使病人及家属感到忧虑,所以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SSRIs类药物能有效地抑制神经细胞对5-HT的再摄取,从而显著提高CNS5-HT的功能,从而达到抗焦虑、抗抑郁的效果。但是与苯二氮草和SSRIs相比,坦度螺酮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5-HT1A受体激动剂,在5-HT1A受体的刺激作用下,5-HT1A和5-HT2A达到平衡从减轻焦虑症状,而且,坦度螺酮也能降低突触前膜5-HT1A自身受体的密度,从而产生抗抑郁作用。本研究采用对照研究,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有效率达90%,较艾司唑仑组有效率87.5%稍高。但是坦度螺酮组比艾司唑仑组起效慢,一般在2周左右起效,而艾司唑仑组则是在1周左右。治疗2周后,HAMA.CGI两组均有显著的同步减分率,且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表明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药物均有显著疗效。与之相比,药物不良反应中,坦度螺酮组不良反应较少,有无严重不良反应,程度均比艾司唑仑组轻;耐久;坦度螺酮组肌松弛和嗜睡发生率低,因此,它更适合需要驾驶和机械操作的病人使用;同时坦度螺酮不依赖药物,更适合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