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
附子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
时间:2022-07-25 22:24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附子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是恢复阳气和逆转的重要药物[1]。常用于出汗、呕吐、腹泻、肢体微冷、心腹冷痛、风寒湿痹、阳痿、宫冷、阳虚外感、阴疽溃疡及所有慢性疾病。现代研究表明,除了乌头生物碱外,附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醇胺.脂类和多糖。乌头碱是附子的有效成分,也是有毒成分[2]。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本文以附子为对象,以新乌头碱为对象.研究了次乌头碱和乌头碱的含量,比较了不同收获期三种生物碱的含量差异。然后为附子的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Aglient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器,四元泵,DAD检测器),HP1100/WIND3D化工站;超声波清洗机(北京创新德超声电子研究所);AE240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1.2试药
新乌头碱(批号:110799-200404,用于含量测定)、次乌头碱(批号:110798-200404,用于含量测定)。
1.3药材
附子药材均来自贵州龙里,经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何祝英教授鉴定为毛苁蓉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hliDebx.的子根。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A:乙腈-四氢呋喃(25:15)B:0.1mol/l醋酸铵溶液;洗脱程序见表1;检测波长:λ=235nm;流速:1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3]。表1洗脱程序。
2.2溶液的制备
2.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对照品适量,25ml在容量瓶中,加入异丙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制成浓度为(新乌头碱00.2820mg/ml,次乌头碱0.2817mg/ml,乌头碱0.0802mg/ml)混合对照品溶液。
2.2.2供试液制备
取本产品粉末3号筛)约2g,精确称定,放置塞锥瓶,加氨试液3ml,精密加入异丙醇-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50ml,称重,超声处理30min,冷却后称重,用异丙醇-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补充减肥,摇匀,过滤,取续滤液,用0.45μm过滤微孔滤膜,即得[3]。
2.2.3阴性样品溶液制备
根据上述试剂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无附子的阴性样品溶液。
2.3系统适用性试验
分别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0种试剂溶液及其阴性溶液μl,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结果:新乌头碱阴性样品。.次乌头碱.乌头碱峰位置对应无干扰峰。样品中三种乌头碱与其他成分完全分离,分离度大于1.5。见图1。A阴性对照品;B混合对照品;C样品;1新乌头碱;2次乌头碱;3乌头碱图13种溶液高效液色谱图
2.4线性关系调查
精密吸收混合对照品22.4.8.10.16.18μl,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新乌头碱回归方程为:Y=1225.9X+39.463,R2=0.9989;在0.56~5.08μg线性关系良好。次乌头碱回归方程为Y=1301.5X+18.581,R2=0.9996;在0.56~5.07μg线性关系良好。乌头碱回归方程为1011.4X+46.369,R2=0.9989;在0.08~1.44μg线性关系良好。
2.5精密度试验
取“2.2”项下对照品溶液10μl,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重复测定6次。新乌头碱峰面积。RSD=0.51%;次乌头碱峰面积;RSD=0.76%;乌头碱峰面积RSD=1.71%。结果表明,仪器精度良好。
2.6稳定性试验
取“2.3”根据项下试剂溶液,根据项下试剂溶液,“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为0.2.4.6.8.10.12h取样,记录其峰面积。新乌头碱峰面积。RSD=1.55%,次乌头碱峰面积RSD=1.乌头碱峰面积08%RSD=2.结果表明,供试溶液为125%h内稳定。
2.7重复性试验
按“2.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试剂溶液,按照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试剂溶液。“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记录峰面积,计算含量。新乌头碱含量。RSD=2.05%,次乌头碱含量RSD=1.乌头碱含量为34%RSD=2.98%。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
2.8加样回收试验
取同一附子样品1.00g(精确称定),共9份。新乌头碱按高、中、低三个量加入。.根据次乌头碱和乌头碱的对照品,“2.3”项下方法,制备试剂溶液。根据项下方法。“2.1”测定项下色谱条件,计算回收率,结果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97.52%.97.41%;RSD分别为1.71%,1.64%.1.89%。
2.9样品含量测定
精确称取不同采收时间的附子样品,按试剂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按试剂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按试剂溶液制备方法制备“2.1”测定项下色谱条件,计算含量。结果见表2。表2附子样品含量测定
3结果
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收获时间附子中次乌头碱含量最高,其次是新乌头碱,乌头碱含量最低;随着时间(7月至9月)的推移,新乌头碱含量呈下降趋势,次乌头碱.乌头碱含量呈上升趋势;三种生物碱含量之和随收获时间呈上升趋势。但是,附子的最佳收获期不能单靠含量来确定,因为附子的有效成分是其有毒成分,用得好可以挽救危机,反之亦然。为了科学合理地收集和利用附子资源,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还应结合附子的毒性和临床疗效,综合分析,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最有用也最难用”本实验可为附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