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
关于“痿”论述:从肢痿到脏痿的演变
时间:2022-07-25 22:26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肺痿的名字首次出现在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书中讨论了肺痿的病因证治和鉴别诊断,后世医生大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种疾病。到现代,肺痿病名概念的内涵和延伸都发生了变化。大多数学者将肺间质纤维化归属于肺痿进行辨证论治,也有人主张根据肺痹进行辨证论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笔者的团队一直致力于中医对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并先后撰文讨论[1~3]。我们计划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对《内经》、《金匮要略》至今的中医经典文献,对肺痿进行讨论和复习,试图还原中医对本病病因证治沿革的概况,对肺痿患者的研究有所回顾。
《内经》和《金匮要略》
关于“痿”论述:从肢痿到脏痿的演变《内经》是中医的标准之作。《内经》中有很多关于内经的问题“痿”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气交变大论”,“异法方宜论”等篇。但从书中对无能的描述可以看出“痿”主要是指肢体痿废不用的病证。在《素问·虽然有关于将肺与痿联系起来的论述,比如“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则生痿”[4],并认为五脏病变都会导致痿,其内容在《黄帝内经》中·《太素》二十五卷被明确冠以“五脏痿”之名,但“五脏痿”其实还是皮脉肌肉骨五体痿;以脏话为主题,意在强调五脏气热致痿的病机。因此,并非真正的脏痿。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首次出现肺痿病名。《金匮要略》第一、第七篇论述了肺痿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其临床表现为“寸口脉数,其人咳嗽,口中有浊唾液唾液?老师说:为肺痿之病。”初步探讨了咳嗽、肺痿、吐涎、不咳嗽的病机,如“热在上焦,因咳嗽因肺痿,肺痿疾病,从何而来?老师说:要么出汗,要么呕吐,要么解渴,小便便数,要么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又如说“肺痿吐涎而不咳,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因此,上述虚不能制下故也。这是肺中冷,必眩多唾,甘草干姜汤温之。”[5]分析《金匮要略》,肺痿是指肺功能弱不振的疾病,属于脏痿。或因出汗、呕吐、利润,导致津液重亡,上焦阴虚内热,肺失湿润,或由上焦虚寒引起;临床上以张口短气、唾液为主要症状,虚热见脉虚、咳嗽、吐痰、唾液、虚寒见不咳嗽、不渴、多唾液、尿数甚至遗尿;甘草干姜汤是治疗虚寒肺痿的方法;本文没有虚热肺痿的处方,后人认为麦门冬汤是治疗火逆上气、喉咙不好的对证方法。可见,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不仅提到了肺痿的名称,还将肺痿分为虚寒、虚热两种,分别用甘草干姜汤和麦门冬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