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医学检验技术创新课程体系

时间:2022-10-22 23:03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如今,医学高等教育已经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育观念。因此,医学教育工作者应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医学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检验学科的内涵逐渐分化和细化。因此,建立创新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训模式是应对医学检验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医学检验教育创新的动力。
1.加强创新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医学检验系围绕知识、能力、质量协调发展的主线,构建了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医学检验技术创新课程体系。通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主要体现五个特点:①课程设置“三减三加”,即减少理论课、实践课、必修课、选修课、集中安排、自主学习[2];②根据学生的跨学科发展、研究生入学考试、就业等不同方向,反映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③进一步加强实践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42%左右;④推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和指导;⑤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实施多种评价方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师,学生互评。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为适应莆田学院确定“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办学定位、学校定位、学校定位“基层骨干,行业骨干”人才培养定位突出,人才培养定位突出,“上手快,能吃苦,有后劲,”人才培养特点,注重培养“懂技术,会操作,善于沟通,有后劲,”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医学检验系努力打造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应用型课程,使医学检验技术课程更加合理[3]。主要措施有:①临床实验室管理从专业必修课调整为专业选修课,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从专业选修课调整为专业必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如“生物信息学”“现代医学检验进展”“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等专业选修课。②独立设置专业必修课实践课程,将六门核心专业必修课的实践教学内容整合为四门独立实践课程,即临床基础检验实验、临床生化与分子检验实验、临床微生物与免疫检验实验、临床血液检验实验。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在检验技能综合训练课程,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③增加毕业综合训练学分,毕业综合训练从第六学期下半学期开始,到第八学期上半学期结束,不仅增加实践教学(毕业论文)学分,提高学生宿舍利用率,为扩大招生创造有利条件,实现教学资源和优化效益。
1.22多元化设计专业选修课程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知识、能力和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开阔专业视野,激发创新思维[4]。在专业选修课上,设计了生物技术课程组、医学技术课程组和科研技能课程组,拓宽了专业口径:①生物技术课程包括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等课程;②医学技术课程包括病理生理学、功能实验、临床病理技术、临床检查技能综合培训、临床检查医学、流行病学、现代医学检查进展等课程;③科研技能课程包括医学文献检索、医学微生态学、生物信息学、医学物理学、专业英语等课程。
1.3.突出能力培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建立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群,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5]。学生必须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大型创新竞赛、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各类科研团队和学术讲座,并根据活动内容和成果获得相应学分。本着“以选为主,以编为辅”注重教材建设的原则,也是构建创新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医学检验系教师作为第二系教师完成了培训一体化特色教材《现代生物医学检测技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选修课“现代医学检验进展”,并完成了教材的编写。莆田学院通过举办“杨梅山学术论坛”和“北楼专家论坛”传播科学精神,介绍学术前沿趋势,学生有机会参加多学科、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医学检验系积极邀请国内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学者们结合自己的经验,教授科研思路和新发现的过程,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创新意识[4]。
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提高实践教学学分占人才培养计划总学分的比重。在增加规定的总学时和总学分的前提下,尽量增加专业课的实践学时。注重教学实习,大力推进学生毕业综合培训“双导师制”。在掌握必要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研素质[6]。在教学实施中,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充分体现“教,学,做”结合与理论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要加强与临床的联系,既能延续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理解和记忆知识。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安排学习时间,腾出课堂时间与学生面对面互动,回答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完成所有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最后制作幻灯片进行实验报告,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实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接受科研能力培训和综合实践能力培训,提高学生的科研质量和创新意识。
3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应在第二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开放实验室项目、各种学术讲座、社区活动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探索真理精神,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7]。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学院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学校举办的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科技作品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等。同时,将指导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基本能力纳入学校职业规划课程教育。
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教师的作用从以学生为中心开始“教”主要逐渐转化为以“导”主要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医学检验系注重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倡导互动教学、案例推广、微课等先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在网络信息时代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掌握科研方法,具有团队合作创新精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为未来的个人就业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总之,医学检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逐步完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