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
CHF红细胞医学检查的临床作用
时间:2022-12-27 22:59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晚期的临床症状,其复发率和死亡率较高。近年来,CHF死亡率高达50%,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有学者指出,参与慢性心力衰竭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探讨了这一问题。CHF红细胞医学检查的临床作用和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医院收治75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病程≥0.5年;③临床诊断为CHF;④消除心力衰竭Ⅰ等级、甲状腺功能亢进、胃肠道出血、其他器官系统严重疾病等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24例,34~81岁,平均62.3岁±1.52岁。根据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分为三组:A组25例(Ⅱ级),B组31例(Ⅲ级),C组19例(Ⅳ等级)。另选42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32~83岁,平均(63.5±1.63岁。四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数据的比较中没有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检查,分析CHF病情程度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R之间的关系DW与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1.3心功能等级标准
Ⅰ等级:体征不明显,日常生活中偶发呼吸困难、心悸、乏力;Ⅱ等级:常感到不适,日常生活中可见呼吸困难、心悸、乏力;Ⅲ等级:活动中呼吸困难,心悸,体力活动中感觉明显不适;Ⅳ等级:常感到呼吸困难、心悸、乏力,不能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
1.4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分析处理上述汇总数据,计数数据采用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x2检验;计量数据以均数计量;±标准差(x珋±s)意思是使用检验,比较P0.05具有显著的差异和统计意义。
2结果
2.14组研究对象
RDW情况比较A,B,C3组患者的R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心力衰竭程度越高,RDW也越高,三组患者具有统计意义(P<0.05)。
2.2CHF患者中RDW正常与增加患者病死率的比较
在本组75例CHF患者中,RDW病死率明显高于RDW正常者(P<0.05)。
3讨论
近年来,CHF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在传统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监测中,项目复杂,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临床监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利于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因此,临床上必须找到方便、准确反映患者病情的监测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筛查或综合评价。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监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临床医务人员以红细胞分布宽度监测为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是红细胞体积的离散程度,最初用于诊断缺铁性贫血,并逐渐用于监测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实践证实,心力衰竭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密切相关。根据相关文献:CHF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的患者死亡率约为17.6%,明显高于红细胞分布宽度正常的患者。在本研究中,慢性心力衰竭A,B,C3组患者的RDW明显高于正常体检者(P0.05);患者心力衰竭程度越高,其RDW也越高(P<0.05)。由此可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的分布宽度与病情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组研究结果显示:A,B,C3组CHF患者中,RDW病死率明显高于RDW正常人,因此,CHF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患者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